曹操東征陶謙的同時,呂布也得到了袁紹的接見。呂布給袁紹帶來了董卓的首級,使袁紹得以泄憤,自以爲有大功於袁紹。但袁紹知道呂布曾阿附袁術,又與反覆無常的幷州老鄉張楊過從甚密,所以對他缺乏信任。呂布看不起袁紹麾下諸將領,認爲他們的官職都是袁紹私自授予,無足掛齒,觸了袁紹的大忌。當時,黑山軍領袖張燕率精兵萬餘駐紮在常山,並得到屠各與烏丸等遊牧民族的支援。袁紹因黑山軍曾多次襲擊魏郡,又與哀術交好,特別恨張燕,此時便與呂布去攻打張燕。

呂布乘赤兔馬,與成廉、魏越等數十騎馳突萬人敵陣,每日三四次,所向披靡。鏖戰十餘日後,張燕軍大敗,逃到太行山西麓去了。張燕戰敗的消息很快傳遍漠北,鳥丸王蹋頓出於對袁紹集團的畏懼,便主動提出和親,屠各人也倒向了袁紹。從此,袁紹的勢力範圍拓展到了鳥丸人居住的塞北草原,以及屠各人居住的幷州山區。鳥丸人爲袁紹提供了大批突騎(用於突擊的重騎兵),袁紹把這支僱傭部隊交給督軍從事牽招統率。戰勝張燕之後,呂布自恃有功,便請袁紹借給自己一支部隊,用以征討李傕、郭氾。

袁紹不答應,又抱怨呂布的部隊軍紀不好。呂布看到袁紹難以相處,便反覆請求離開河北,前往洛陽。袁紹滿口答應,很慷慨地任命呂布爲領司隸校尉,並派了30名衛兵到呂布身邊,暗中卻命令這些武士相機取呂布的性命。《漢末英雄記》載,呂布預感袁紹的士兵要剌殺自已,於是派人在帳內鼓箏,而自己溜出帳去,帳外的袁紹兵沒有察覺。半夜時,袁紹兵湧入呂布帳,亂砍其牀被,以爲自己殺死了呂布。次日,袁紹發現呂布還活着,派部隊追擊,但無人敢過於逼近,呂布於是逃走。不過,30人共砍一張空牀,卻都自以爲殺死了牀上的人,實在不合情理。

砍牀被與砍人的感覺不同,刀劍上無血,這些上兵難道會沒有察覺?他們如果真以爲自己殺了呂布,就應該斬下其首級向袁紹報告,怎能空着手回去?此故事顯然更可能是杜撰的。還是讓我們看看與袁紹、呂布同時代的人是怎樣描述這起突發事件的。據《三國志·呂布臧洪傳》引臧洪致陳琳的回信記載:“呂奉先討卓來奔,請兵不獲,告去何罪?復見斫刺,濱於死亡。”由此看來,呂布不僅遇刺,而且還被袁紹的部下砍傷,幾乎喪命,最後勉強逃走。呂布刺死袁家的仇人董卓,不遠千里來投奔袁紹。

還幫袁紹打敗了黑山軍收服了烏丸、屠各等北方遊牧民族,袁紹爲什麼非要殺呂布?不要說後來人,就連臧洪這樣的同時代人都百思不得其解,最後歸咎於袁紹嫉賢妒能,心胸狹窄。其實,這是由於臧洪作爲地方基層幹部,不瞭解高層政治所致。回顧歷史,袁紹誘騙何進送命,屠殺宦官以後,本來就應該奪取東漢政權,就連董卓起初也主動將軍隊撤出洛陽城。正是由於呂布在洛陽刺殺禁衛軍司令、執金吾丁原,帶領幷州軍和部分禁衛軍投靠董卓,才導致董卓實力膨脹,控制首都,進而謀求廢黜漢少帝,擁立漢獻帝,袁紹只得與董卓翻臉,放棄官職逃離洛陽,鬧得天下大亂。這一切,都要怪呂布。

而且,在丁原遇刺後,作爲司隸校尉,袁紹有義務逮捕並審判呂布。呂布輔佐董卓期間,對袁紹的多位親友之死負有責任,還挖掘東漢皇陵,焚燒洛陽城,毀掉了袁紹本人及其親友的大量財產,又闥ν防禦不力,導致長安陷落,王允敗亡。在袁紹看來,呂布早已犯下多起十題不救的重罪,是比董卓更可惡的死對頭,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殺不足以平和怨所以,袁紹對呂布以禮相待只是作秀,他不殺呂布才奇怪呢。聽說呂布與袁紹鬧翻,李催、郭汜大喜,主動與呂布講和,並且封呂布爲潁川太守。

這是李催、郭汜的一步妙棋,因爲在韓馥自殺以後,潁川人大多已經成了袁紹的死對頭,肯定會支持呂布。呂布欣然接受,於是率部渡過黃河,向豫州進發。袁紹本想立即南下追殺呂布,但正在此時,幽州突然傳來劇變的消息,袁紹被迫回收兵力,呂布才得以逃往中原。黃河流域雖然暫時恢復了寧靜,但長城腳下的和平景象卻一去不返。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和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