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部《都挺好》,讓行將60歲的倪大紅“火”大發了,不僅中老年人閒着沒事兒愛討論這個人物,就連年輕人的交際圈裏也到處瀰漫着“蘇大強”的段子。

老表演藝術家爆紅,突破次元壁成爲幹流元素,在顏值至上、流量爲王的娛樂圈,這便是意外;但在重視演技的圈內人眼中,這是意料之中的事兒,演技是藝人唯一的出路!

倪大紅出道幾十年與許多大腕明星協作過,他在舞臺上的形象大多數扮演的是副角人物,被譽爲“黃金副角”的實力派藝人。

大紅可謂國內一流的演技派男星,現供職於我國國家話劇院的他曾經是第十七屆梅花獎、第九屆文華獎獲得者。

在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高山下的花環》《活着》,電視劇《喬家大院》《大明王朝1566》中都有超卓表現。倪大紅,1960年出世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倪大紅出世以後,家人給他起的第一個名字叫做“倪小孩”;後來,他姥爺給他起了一個名叫倪薦紅,或許家裏麪人叫着不大習慣,又由於他是老大,所以改爲“大紅”。

儘管戶口簿上的名字是“赤色”的“紅”,但他卻喜愛寫成“宏偉”的“宏”。後來,他把唯一的一張銀行卡、身份證、錢包丟了,辦起來很費事,填表的時候填,和戶口簿對不上,所以後來爽性還是寫“紅”。倪大紅想當藝人是受爸爸媽媽影響,爸爸媽媽都是哈爾濱話劇院藝人,小時候看爸爸媽媽演話劇,然後再回到後臺,他就覺得全部很別緻,小時候也沒有什麼文娛活動,僅僅八個樣板戲。

逐步改革開放了,可以看到前南斯拉夫的電影、羅馬尼亞的電影,還有老電影《地道戰》《地雷戰》等。看了一部影片後,他會對其間的某個人物仿照,或許便是這樣一點點地把這種興趣給培養起來了。第一次中戲沒考上,倪大紅覺得是輸在了形象和聲音問題,爲了改進聲音,他找爸爸媽媽幫忙,找了當地京劇院的人學京劇,想把自己的喉嚨翻開,結果唱了一些日子沒改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