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信息:王澤宇,清華大學2019級計算機系學生

似乎是轉眼之間,孩子上大學就已經四個月了,這是她從小就嚮往的大學。從剛開學時我們的思念和期盼(週末不回家)、焦慮(能否應對住校的學習與生活),到今天的習以爲常甚至欣慰。我也看到了很多家長的不放手,也理解很多家長的心心念念,我覺得有必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的教育理念、心路歷程。大致可以借用“信達”二字來概括。


“信”

“信”一直貫徹在我們對女兒的教育中,小學、中學、大學一貫如此。

這種信首先體現在對孩子智商、學習能力的信任上。從小我們就告訴孩子“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但不等於我們不管她的學習。小時候是寓教於樂,作爲家長要以身作則,讓她看到身邊就有榜樣,讓她切實體會到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並習以爲然。持久的學習能力、愉悅的學習態度將使孩子受益終生。


從小學起,我就幾乎沒在她的作業本上籤過字(抱歉對不住老師),高中時,我們也是這樣的心態,無條件信任她的智商,不去過多幹預她的學習,鼓勵她保持良好的心態去學習、去應對人生的最重要挑戰之高考。當然,默默地關注還是非常必要的。

上大學之後,進入計算機系,那麼多的狀元、天才濟濟一堂,進入清華大學只能說明過去的成功,未來的成就還要靠不斷的學習、繼續努力才能取得,此時對她的信任(當然不是盲目地)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初入大學,完全不同的學習生活方式,允許她花一點時間去探索、適應萬紫千紅的世界,這也是“信”。當然,我們也非常信任、感謝她學習過程中的每一所學校、每一位老師,我們尊重所有的老師和學校!

“信”還體現在對孩子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上。從小,她就看到東大操場上“爲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標語,再加上我們時時刻意地引導,“我要做得更好才能幫助更多的人”這樣的話出自孩子之口也就不足爲奇了。一步一個腳印地做事,“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是祖輩傳下來的話,於己、於人、於學習、於工作都有益,我也送給了孩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應該是大同目標吧!


“達”

儘管不設目標,也無意將我們的孩子培養成多麼優秀,但是不管她將來從事何種工作,與未來的家人、朋友、社會相處,她都應該具有“達”的理念,踐行“達”的做法。所以“達”也是我們教育孩子的理念之一。小處言,爲人寬容、友愛樂觀、通曉事理,與家人朋友和睦相處,大處看,眼界寬廣、大公無私、兼濟天下。如果孩子能夠三觀端正、通曉事理、豁達寬容、寬以待人,你在欣賞她人生路上豔陽高照的同時,還需要替她擔心風風雨雨嗎?豈不也是我們未來的福氣?於己、於家、於國莫不如此!

“開啓新篇章”

孩子已經上了大學,還是清華大學,所以,放手吧,讓她自由去飛(當然要有隱形的遙控線)。不要再去替她操心“今天有沒有喫水果”、“今天有沒有鍛鍊身體”、“這次考試考了多少分”等等。交給清華大學,交給孩子自己,她知道怎麼做。要告訴孩子,“我們是你最堅強的後盾”足矣!清華大學,你的孩子會爲你爲自己展示燦爛的明天。我們的新篇章也已經開啓!


信達人生,願我們的孩子都能擁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