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经常能看到一些人以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为基础去拍摄一些搞笑视频,其中不乏有许以校园为主题的。我们注意到,这些以老师为主角的作品通常都会有这样一个情节:老师提前把要讲的课讲一遍,甚至把每个问题哪位同学来回答都安排好了,以便在接受检查时,能制造出一堂完美的公开课。

听起来好像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实际上。这种现象在学校里比比皆是。这也是这些短视频作品广受欢迎的原因,因为它足够真实。

很多网友纷纷评论"太真实了""我怀疑你在我身上安了监控"。的确,这样种情况,大部分孩子上学时都亲身经历过,在人们心里,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学生和老师对于这种事情也是早就见怪不怪,应付的得心应手了。

但正是因为大家的习以为常,才更让人觉得扭曲。事实上,在看到这样的作品时,笑过之后,总觉得有些讽刺的意味。仔细想一下,这样的做法真的是正常的吗?

我们都知道,学校的意义,就在于教书育人,而所谓教育的目的,则是根据社会的需求把人培养成为有用的人。而一些所谓的面子工程,形式主义,实际来说对孩子没有什么好处。

有人说,听到有这样一个学校:没有傲人的升学率,学生也普普通通。没有人拿过奥数奖,也没有人得过征文比赛的第一。老师不用争先恐后的评优评特。平时也没有领导来参观检查,学校也不加什么评比,简简单单,学生也没太大压力很多家长都会嗤之以鼻:"这种学校,孩子去了能放心吗?"

而事实是,这才应该是学校本来的样子。只是在一些普遍存在的不良风气影响下,人们反而认不清了。学校不挂上几块牌匾,没有个响亮的名头就不会是学校;老师身上要是没有几个奖项也不好意思当老师;甚至家长迫不及待的给自己的孩子"镀金",小小年纪就已经证书奖状一大摞了。而这些,真的是优秀的体现吗?

在日本电影《垫底辣妹》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不学无术的女孩本来想凭借着自己学校直升的机会混上大学,因此在曾经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学过习。而因为一次犯错,她失去了升本校大学的机会。

妈妈决定让她参加考试,自己考取大学。而以她的水平,要想自己考大学,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于是无奈的妈妈帮她报名了一个补习班。这里只是一个小小的工作室,校长还兼任着保洁员,只有一个和善而又负责的老师。来到这里的都是一些"问题学生",而老师从来都没有放弃过任何一个人。

他一直耐心的对待每一个学生,陪学生讨论他们感兴趣的事,帮助他们分析和总结自己的不足,给他们定下详细的学习目标,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最后这个不被看好的女孩真的改变了,她洗心革面,努力学习。最后成功逆袭,考取了名校。在女孩坐上火车走向新的全人生时,老师在山上开心的向她挥手告别。

这个故事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这样一个小小的辅导班,没有金光闪闪的外衣却真正做到了教书和育人。

教育的好坏从来不在于学校的名头是否够响,老师的证书是否够多,生源是否优质。而是在于有没有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认真负责引导他们,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好孩子也不是流水线出品的木头小人。他们需要丰富多彩性格和人生。

一个表面上获奖无数的学校,有时可能还不如一个有温度的辅导班。比如,在线美术1对1的形式,就能很好的针对孩子的个性,在美术方面给孩子正确、专业的引导。既能让孩子保持学习的兴趣,也可以照顾到孩子的个性,避免孩子被打磨成千篇一律的"机器人"

我们都知道,教育是头等大事,同时,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或完成的。在大环境的洪流下,作为家长就更需要为孩子把好关。帮助孩子赢得更精彩的人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