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冷水的行爲,不像是指責或是批評那麼容易讓人難受,但它仍然會令人感到不舒服。剛開始可能只是覺得困惑,慢慢地,會有失落,委屈,還有憤怒的情緒。

看到別人被潑冷水,我們可以很中立客觀地當一位“和事佬”。而當我們自己被別人潑冷水時,我們無法爲自己當“和事佬”,正如諮詢師無法爲親近的人中立客觀地做心理諮詢一樣。但是,我們有能力去自我調節,從而不受他人行爲的影響。

潑冷水的語言基本都是一些抱有懷疑,或是否定,甚至是恐嚇等等內容。比如子女想外出闖蕩,父母擔心孩子,於是就會潑冷水,外面的世界很複雜,外出闖蕩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某人想追求心儀的對象,或許會被朋友逗趣般地潑冷水,你應該先賺到足夠多的錢纔有可能。

我們需要學會分辨,有時候,別人潑的冷水能夠使人冷靜下來,此時它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比如說面對閃婚或是衝動消費等風險高且容易後悔的行爲,如果一桶冷水能夠使當事人冷靜下來,就能避免事後可能帶來的痛苦和懊惱。雖然並不是每一位沉浸在自己當下感受的人都能夠做到冷靜地覺察,但是學習和擁有這樣的意識,能夠幫助人們過得更快樂。

有時候,潑冷水的行爲就真的只爲潑冷水。仔細觀察身邊的人,當潑冷水成爲一種習慣時,那麼這樣的人至少在這一點行爲上,TA無法得到別人的認可。而這種不良習慣,反映的其實是說話者自己的內心世界與心理活動。“冷水”當中帶有多少成分的實事求是,或許被潑冷水的人更加清楚。

當潑冷水成爲一種習慣時,可以發現,“冷水”中基本都是一些負面且悲觀的內容,且很多內容會越來越不貼合現實,遊離於現實,更多的是建立在自己沒有根據的想像與無關經驗的假設上。

比如說當某人想做某件事情時,會有人這樣潑冷水“你這種想法有問題”,“你這種做法不對”,“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你還缺少很多很多東西”等等。仔細想一想,這些想法與觀點,反映的都是潑冷水的人自己的內心活動。對於潑冷水的人,TA是無法完成這件事情的,但是對於被潑冷水的人,或許TA有不同於別人的想法,或是有自己更強的毅力去完成別人認爲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當我們被別人狂潑冷水的時候,要知道,某些人的不看好我們,其實是他們不看好他們自己而已。最後,我們也要學會自我覺察,在一些重大問題的決定上,不要排除別人潑冷水可能給我們帶來的幫助。就如上面講的一樣,有時候,“冷水”也可以直到積極的作用。

本文屬於天音心理諮詢中心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助理申請轉載並標明出處,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