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十二月,年僅27歲的漢和帝劉肇病死於章德前殿,此後,一場皇位之爭開始上演。

原來,漢和帝在世的時候,生了十幾位皇子,但大都夭折,只有長子劉勝和幼子劉隆倖存。


漢和帝的悲劇:身後朝廷在皇后手裏,皇子無從選擇


漢和帝懷疑是宦官集團或者是外戚勢力在謀害他的兒子,便將倖存的兩位皇子留在民間撫養。

漢和帝去世後,劉勝作爲他的長子,原本是皇位的當然人選,但漢和帝的皇后鄧綏認爲劉勝從小患有無法治癒的怪病,不適合做皇帝,於是便擁立漢和帝的幼子劉隆登基,是爲漢殤帝,改年號爲延平,封劉勝爲平原王,鄧皇后隨即進升爲皇太后。

然而,漢殤帝劉隆當時剛剛過完百天,還是一個襁褓中的嬰兒,所以就由鄧太后臨朝聽政。

鄧太后之前就對班昭有良好的印象,這次臨朝聽政後,她特許班昭參與政事。

鄧太后是一位雷厲風行的執政者,她先把哥哥虎賁中郎將鄧騭提升爲車騎將軍、儀同三司,緊接着,又出臺了一系列治國舉措,班昭積極配合鄧太后的一切工作,認真完成每一件交辦給自己的事情。

東漢延平元年(公元106年)八月,年僅1歲的漢殤帝夭折,這時距離他當上皇帝纔過去200多天。

也因此,漢殤帝成爲我國曆史上即位年齡最小、壽命最短的皇帝。

漢殤帝去世後,皇位再次空缺,平原王劉勝作爲漢和帝在世的唯一皇子和漢殤帝的唯一兄弟,似乎成了皇位的必然人選。

可鄧太后還是不願意立劉勝爲帝,她與哥哥車騎將軍、儀同三司鄧騭密謀後,決定迎立漢和帝的侄子、清河孝王劉慶的兒子劉祜爲帝。


漢和帝的悲劇:身後朝廷在皇后手裏,皇子無從選擇


這一年,劉祜剛滿13歲,是爲漢安帝,改第二年年號爲“永初”。

漢安帝劉祜登基後,鄧太后再次臨朝聽政,班昭仍然是鄧太后的心腹。

這時,西域傳來了非常不好的消息。就在這一年的九月,由於不堪忍受西域都護任尚的嚴苛管制,西域多國背叛東漢朝廷,集結重兵攻打西域都護的駐地,任尚平時對部下也管得很多,不少人心存怨懟,還沒開打就有人趁機溜號,任尚抵擋不過,緊急上書朝廷求救。

恰好當時剛剛上任西域副校尉的梁慬到達河西,東漢朝廷便命令他率領敦煌、武威、酒泉、張掖等河西四郡的羌、胡騎兵五千多人,急速前往疏勒救援任尚。

西域反叛諸國見東漢援軍到達,擔心久戰喫虧,搶掠一番後就各自回國了。

不過,這次戰爭東漢在西域的駐軍損失慘重,所以解圍之後,東漢朝廷認爲任尚有罪,將他免官召回,另派騎都尉段禧接任西域都護。

在回京師洛陽的路上,心灰意冷的任尚回想起了4年前,他剛剛上任西域都護的時候,班超對他的諄諄告誡,後悔不已:“早聽定遠侯之言,何以至有今日啊!”

由於羌族各部落的反叛不斷,任尚沒有爲這次慘痛的教訓付出太多學費,在家賦閒大半年後,鄧太后再次起用任尚爲徵西校尉,命他率軍前去鎮壓羌族之亂。


漢和帝的悲劇:身後朝廷在皇后手裏,皇子無從選擇


西域的亂局讓鄧太后很憂心,但她對班昭非常滿意,認爲班昭能夠很好地領會她的意圖,完成交辦的所有事務。

爲了表彰班昭的辛苦付出,鄧太后破格加封她的兒子曹成爲關內侯,官至齊國國相。

班昭特別感激鄧太后的厚恩,她決心繼續留在朝廷做事,這也算是在女強人手下打工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