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其實孟加拉國的擔憂那是純粹多餘的,因爲不管印度多麼強大,都是不可能敢吞併孟加拉國的,原因只有三個字,那就是“吞不下”。但是無論印度多麼強大,都不可能敢吞併孟加拉國,爲何這麼說呢。

從世界歷史來看,雖然二戰後世界因爲記住了戰爭帶來的危害,極力的避免戰爭,避免大國滅小國,避免相互滅亡,所以相對和平。但是其實世界還是範圍內還是戰爭不斷,而且中東,南亞都成爲了戰爭火藥桶,先後五次中東戰爭,三次印巴戰爭,打得沒停止過。而且很多國家還在對鄰國不斷的入侵和打壓,最典型印度在南亞就不斷的控制其他國家,希望恢復當年英國殖民地時期的版圖。所以在印度身邊的小國,其實都是很危險的。但是無論印度多麼強大,都不可能敢吞併孟加拉國,爲何這麼說呢?原因只有三個字。

印度古代雖然從來沒有統一過,一直處於亡國的狀態,但是在英國幫助其完成統一,而且佔據整個南亞大陸之後。對於印度來說,一下子內心那是無比的膨脹了,所以一直都是想要將原來英國佔據的土地都給佔領了。印巴分治後,印度先後控制了南亞的馬爾代夫,不丹,錫金,還有尼泊爾,甚至斯里蘭卡等國。

而且在70年代直接吞併錫金,還將孟加拉國從巴基斯坦肢解出來。而孟加拉國國土狹小,而且自古就是印度大陸的核心部分,而且跟印度的西孟加拉邦那是屬於同一個民族。印度一直那是對孟加拉國虎視眈眈,而在第三次印巴戰爭的時候就想吞併,但是當時的國際環境那是不允許,所以最後不了了之。

而這一點,孟加拉國那也是心知肚明,所以獨立後也是一直戰戰兢兢的生活,生怕被鄰國給吞掉,成爲其一個邦。但是其實孟加拉國的擔憂那是純粹多餘的,因爲不管印度多麼強大,都是不可能敢吞併孟加拉國的,原因只有三個字,那就是“吞不下”。

我們知道印度國內民族複雜,整個有200多個民族,而且宗教也是十分複雜,國內有2億多的穆斯林,還有錫克教徒爲亂。所以印度一直的策略是以強大印度教爲基礎,凝聚國家力量,團結國內,以逐步實現國內的徹底一統。因爲至今印度國內還有20多支叛亂武裝力量,而且尤其是防範2億穆斯林教徒鬧事。

而孟加拉國看似國土狹小,但是這個國家人口多,足足1.7億人,這個人口數量,堪稱世界人口大國了。一旦這1.7億穆斯林被納入,印度將有4億穆斯林,而印度斯坦族佔比不到一半,那麼到時候穆斯林可能跟印度斯坦族平分秋色,國家動亂很難想象。

所以印度即使佔據孟加拉國,但是也是不可能吞的下的,這是必然的。這就跟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一樣,無論以色列多麼強大,考慮到巴勒斯坦的龐大人口,以色列那是絕對不敢吞併的。一旦如此,國將不國,後果那是很嚴重的。

而印度也是這樣,無論印度多麼強大,都不可能敢吞併孟加拉國,因爲根本不可能消化。而且很可能消化不了,還把自己給噎死,這樣不但吞併不了,反而還會把自己搞垮。所以印度再強大,也是不可能這麼做的。

歡迎關注【還原歷史真相】,每天爲您更新新鮮的歷史資訊,不出門看天下事!
參考文獻:《印度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