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編輯組幾個同學一起復盤了日本知名遊戲公司光榮特庫摩剛發佈的2020年Q1財報,我們慌得一筆。作爲日本一流的頭部遊戲公司,這個季度營業額下滑幅度明顯。要知道,受到疫情影響,玩家居家打遊戲,遊戲付費有所增加,國內遊戲公司在今年的Q1,大多數都實現了逆增長。但在這個季度發售了《三國志14》的光榮特庫摩,卻遭遇了滑鐵盧。

我們先來看看總銷售營業額爲72.28億日元,整合人民幣4.7億元;其中,影業營收爲9.56億日元,數字娛樂產業營收62.7億元,摺合人民幣4.1億元。這樣看遊戲仍然是光榮的主要收入。一個季度4.1億元,月均1.37億元。這個營業水準,相當於國內三流長假的營業收入水平。

要知道,國內二流廠商,推出成龍大哥玩傳奇等洗腦廣告的37玩,第一季度流水超過40億元,是光榮的10倍。而騰訊這類頭部廠商Q1的流水則超過400億元,是光榮的100倍。如此巨大的差距,除了國內遊戲市場體量比日本遊戲市場體量大,最重要的就是光榮特庫摩的產品線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光榮真的已經那麼不堪了麼?是的!挺不堪了。在3D美術,仿真AI環境美術已經盛行的2020年,光榮居然還在用上個世紀的美術品質來割韭菜。不說和國內的氪金大廠比了,就跟全戰系列去比較,美術品質的差距一目瞭然。此外,光榮更大的問題是喪失了自身的優勢,也就是遊戲策劃優勢,不斷的整合前作品推出新遊戲,坐喫山空的即視感很強。

曾經在SLG領域引領全球的光榮特庫摩,津津樂道的在自己的功勞簿上把玩自己的榮耀徽章。而外部廠商卻用相當恐怖的速度模仿,並早已在模仿中超越。說到在模仿中超越,我們的國產遊戲說自己第二那沒人敢做第一。現在許多國產SLG手遊,在創意策劃上能甩光榮好幾條街。

我們在討論光榮營收下滑的時候做了很多假設。假如《三國志14》內容品質能提高一個層次結果會不會不這麼慘?假如《三國志14》發售後沒有遇到重大BUG導致口碑崩盤,結果會不會好轉?假如光榮此次發售能充分爲三國志忠實粉絲考慮,定價良心一點,更合理一點,是不是有更多粉絲願意支持正版?可惜,沒有如果。結局就是這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