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見證這整個過程,我自己都憤慨不已,那些只會說風涼話的人,就只見到別人能夠獲得助學金,卻看不到別人爲了蓋一個印章而跑很多地方,開很多證明,爲了能明確的介紹自己的家庭狀況,每一份報告都是挑燈苦想,每一個字都有自己的心血。這些只會眼紅別人,自己心裏發酸,表現的卻好像是自己輕而易舉就可以做成這件事,只是懶得去弄罷了的樣子,最是讓我覺得好像,這世上哪有那麼多“早知道”,錯過就是錯過,偷懶就是偷懶,自己沒有努力還見不得別人好,這種人又有誰願意和他相處。

隨着年齡的增長,心智的成熟,我們逐漸褪去稚氣,披上冷漠的外衣,可我們卻不自知。

01

在大學期間,見識過一件事,讓我覺得人與人之間的不理解,是如此的令人新生絕望。我所在大學每年都會評定貧困生,而被評選的貧困生每個月都會有一定的補助,並且如果成績優異還會有額外的獎勵,但是,貧困生的名額有限,並且獲選資格也不是人人都有,因爲這是國家對於家裏相應困難的同學提供的一種補助。

大學生裏的人情世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許多煩惱,只有自己懂

在一次評定中,我的一個朋友獲得了評定資格,外加上成績優異,一學期下來,錢數有八千左右,但是這天大的喜事,也同樣帶來了不愉快,起先是他的室友起鬨讓他拿錢請客,不請不行。他推不了,也就勉強着答應,畢竟是自己的舍友,但是以前宿舍出去喫飯,一般是三百塊左右,但是他室友卻不幹了,說什麼只能拿了一丟丟兒出來請客。太小氣、太吝嗇了。而他也不好說什麼,只能陪着笑,還是帶着大家去平常的地方喫了一頓。過了幾天,他的一個室友給家人打電話,說到貧困生的評定,也不避諱在宿舍的舍友。直接明說,“平時看起來和平常人一樣,一到選定貧困生的時候就哭窮,感覺家裏就象是解放前一樣,早知道這麼輕鬆,我也掙這零花錢了”。

02

見證這整個過程,我自己都憤慨不已,那些只會說風涼話的人,就只見到別人能夠獲得助學金,卻看不到別人爲了蓋一個印章而跑很多地方,開很多證明,爲了能明確的介紹自己的家庭狀況,每一份報告都是挑燈苦想,每一個字都有自己的心血。這些只會眼紅別人,自己心裏發酸,表現的卻好像是自己輕而易舉就可以做成這件事,只是懶得去弄罷了的樣子,最是讓我覺得好像,這世上哪有那麼多“早知道”,錯過就是錯過,偷懶就是偷懶,自己沒有努力還見不得別人好,這種人又有誰願意和他相處。可偏偏我們的周圍最不缺的就是這種人了,只不過有的人,不說出來,不表現出來罷。

大學生裏的人情世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03

我認爲這不是我們本身就是壞的,嫉妒心是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會有,而我們從小接觸的理念就是攀比,這讓我們更產生嫉妒心。從懂事起就要和別人家的小孩比誰背的古詩多、誰認的字多。長大一點,每次考試的分數又成了最簡單明瞭的比較,每次考試過後,媽媽總會問“爲什麼考試不是第一名?”,“爲什麼別人能考第一你不能?”,“你只有考個好成績纔能有好未來啊”……

在這種教育環境下,我們不自主地會給自己施壓。“我一定要做到最好”,“我不能辜負父母地期望”,“我要是失敗了我就會失去自己的未來”。這些心理壓力也會把攀比的心理帶到我們的生活中來。而在大學裏,天天生活在一起的室友,就成了最好的攀比對象,因爲彼此瞭解,會不自主的認爲自己會和室友水平差不多,甚至比室友更好。所以一旦發現室友取得了自己沒有的成就,這種巨大的落差會造成心理負擔,而宣泄的方式就是給獲得成就的室友找麻煩,把他拉回到和自己同一起跑線上。

大學生裏的人情世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成功的背後,難免會有閒言碎語

所以,如果是一個他不認識的人,或者不熟悉的人獲得了八千勵志助學金,他可能都不會有這麼大的心理波動,而我們如果想要避免這種情況,就是要低調,不張揚,不炫耀,有時候甚至自諷,才能減少別人的攻擊。

人心冷暖,關鍵在於如何看待。克思告訴我們,認識來源於實踐,最終也要反作用於實踐,認識規律的目的,就是利用規律。

作者介紹:一個寫文的大學生,希望我的文字可以給你帶來溫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