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过节,祭拜先祖,这应该是所有中华儿女都有的习俗。

毕竟,国人们的家族观念很强,就算先祖们已经去世了,后人们也应该要祭拜他们。这是一种孝道,是一种精神。

古往今来,先人们都是希望自己死后,能有后人来祭拜,能有人时常惦念着。但是很奇怪,司马懿在死之前,留下了一个命令:

安葬他的地方,不建坟墓,不立树木,不封墓冢,不留宝物,不与人合葬,不许子孙扫墓。

司马懿为什么在临死前下达这样一个命令呢?


01

老奸巨猾

成大事者,自然要懂得韬光养晦。

当年,曹爽一党掌握大权之后,就以明升暗降的方式夺走了司马懿手上的权利。

司马懿知道,自己就是碍了曹爽的眼,他必须要幅低做小,降低曹爽的戒心以后,才有机会反扑。

于是,他开始在家装病,扮演起身体不好,耳聋眼花的老年人。

对此,曹爽这人不相信,因为司马懿曾经还风光无限,能上战场杀敌,身体看起来比较硬朗。突然间生病了,怎么看都不正常。

所以曹爽派了他信任的人去试探司马懿,他派出去的这人便是李胜。


李胜接到任务之后,就急忙去了司马懿的家里。他一进司马懿的房间,便看到对方在两位丫鬟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的坐在饭桌前,然后伸出颤抖的手,端起了一碗粥。结果因为他手太抖了,没有拿稳碗,使粥洒了出来,倒了他一身。

身旁的丫鬟们看到了,就急忙扶他起来换衣服。结果他抖得厉害,伸手换衣服时,没有站稳,衣服掉地下了,人也倒了下去。

见到这一幕,李胜心里也忍不住酸了一下,想当初司马懿是何等的威风,如今却这般可怜,也实在让他不忍心。

李胜见此,忍不住上前对他说:我就要去荆州任职了,今天来此,是为了向太傅辞行!

司马懿听到声音,忍不住睁大了眼睛看了看对方,然后回道:啥?你要去并州啦?那胡人多,你自己要小心呀!

李胜听后,加大了音量说道:您听错了,我不是去并州,是要去荆州!

这一次,司马懿没有听错了,回道:哦!你去荆州呀,人老啦,有时候耳朵就是不好使。以后你在比荆州要努力建功立业,未来我好将两个犬子交给你教导!


在司马懿这里一探究竟之后,李胜便急忙回去向曹爽复命,他告诉对方:司马懿已经老了,大限将至,将军无需担忧。

有了李胜这一番话,曹爽果然对司马懿放下了戒心。

其实曹爽不知道的是,司马懿表面上很虚弱,背地里却精神抖擞,甚至还有精力训练800死士。可见,司马懿就是一个老奸巨猾的人。


02

发动政变

在公元249年,曹爽带着一众亲信去到高平陵拜谒,趁此机会,司马懿救出郭太后,让她下令逮捕曹爽,而他又迅速地安排人占领了曹爽军队的大本营。

曹爽知道此事以后,吓得六神无主。这时,司马懿派人劝说他,让他放弃兵权,将保他无忧。

傻乎乎的曹爽听信了这话,居然真的扔剑投降,这让他身边的智囊团气恼不已,实在想不通,曹家怎么会有这么无能的子孙。

其实那个时候,曹爽身边带着天子,他完全可以带天子以及手下转移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以正统的名义挥兵对战司马懿。

届时,他出兵名正言顺,身边又有着天子,属于民心所向,和司马懿对上,谁输谁赢,这还是未知数。


可惜,曹爽轻信了司马懿,以为自己就算投降了,也依然享有荣华富贵。

事实上,他投降之后,一家老小都被司马懿杀得一干二净。

司马懿戎马一生,手上沾满了无数人的鲜血,心慈手软,这根本就不是形容他的词语。

对于司马懿来说,斩草除根才是他的风格。

但曹爽没有看清楚这一点,最终一家老小都被灭,连带着和他相交的友人也受到牵连。当时,被杀的人,足足有5000多人。

之后在251年,司马懿带兵击败''重兴魏室''的人,胜利之后,灭掉了王凌的三族。

王凌可是他的挚交好友,他都能忍心对人家如此狠毒,可见司马懿的心有多硬。


03

立下遗嘱

就是因为司马懿这一生造下的孽太多了,他怕自己死后被人挖坟掘墓,得不到安宁。

于是,在临终前立下遗嘱,不许后代人去祭拜他。

现在看来,司马懿下达这个命令,的确是很有先见之明。

因为他的墓穴修得简陋,里面又没有金银财宝,坟墓周边又没有立有什么标志性的东西。

等时间一长,他的坟墓周边就会长满野草,和周边的土地融为一体,再也无人看出这是他的坟墓。

如今,连曹操的陵墓都被人发现了,他的陵墓却毫无踪迹,可见他当年立下的遗嘱,是起了大作用。

司马懿这个人,还是很有自知之明。他这一生杀了太多人,恨他入骨的仇人数不胜数。

在那时候,他如果大肆修建陵墓,里面的金银财宝保不住,他的尸体还有可能被人鞭尸、分尸。

为了不让自己落得这么凄惨,他才决定让自己死后委屈一点,找一个安全隐秘的地方,让人无法随意打扰,这样他能好好的长眠。


现在,离他去世已经过去了1769年,他依然好好的''休息着'',无人能够打扰。不得不说,像司马懿这样能够未雨绸缪,还谋划的非常不错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

了解了司马懿的小故事以后,想必大家对古人的智慧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当下的现代人,大多都直来直往,彼此间交流,没有太多的勾心斗角。但是这样的人,往往就容易吃亏,稍不留神就陷入了别人的圈套里。

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平日里,有时间大家还是应该多读读史书,学学古人的智慧,让自己多长几个心眼。这样在社会上,才不容易吃亏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