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9月底,晉冀魯豫野戰軍發動了著名的鉅野戰役,7縱作爲主力縱隊,肩負起了這次戰役中最爲艱鉅的攻堅任務——殲滅鉅野以南的章逢集之敵——胡璉手下的整編第11師11旅32團。

整編第11師擁有全套美式裝備,是敵“五大王牌軍”中建軍最早、軍史最長、實力最強的一支老牌勁旅。該師師長鬍璉驍勇善戰,是老蔣手下的愛將。

此時駐守章逢集的雖然只有整編11師的一個團,但兵力達3200多人,火力配置很強。

爲了儘快消滅章逢集之敵,7縱首長楊勇親自點將,命令第20旅58團、59團擔任攻堅的突擊隊。

58團在團長吳忠的率領下,雖然奮力拼殺,無奈卻被敵人牢固的鹿砦和壕溝水擋住,幾次突擊均未成功。

一直激戰到夜裏,59團突擊隊才從北門突破敵陣,撕開了一個缺口,吳忠隨即帶領58團3營突進村裏。

胡璉擔心整編11師被分割包圍,馬上命令他們出動所有重型武器,封鎖通往突破口的一切通道。同時,命令32團不惜一切代價,對已突進村中的解放軍部隊實施反撲,封閉突破口。

此時,突入村內的解放軍部隊計有59團的2營、3營,58團3營8連、9連和團特務連所屬警衛排、通信排各一個班,62團一營。

敵軍經過偵察,發現解放軍突入村內的部隊爲數不多,且火力配置較弱,便仗着人多和裝備上的優勢,對解放軍突擊部隊瘋狂發起反攻。

幾番拼殺過後,在敵軍飛機、大炮等優勢火力的攻擊下,突擊部隊傷亡嚴重,不僅同前線指揮所完全斷絕了聯繫,而且處在章逢集敵人的心臟裏。

情況萬分危急,但吳忠仍沉着鎮定,一邊指揮戰士與敵死戰,一邊親自操縱重機槍掃射蜂擁而來的敵人。

可當機槍開火後,位置暴露,敵人一個隱蔽約火力點立即射擊。突然,敵人的一發機槍子彈正中吳忠的頸部,打穿了他的頸動脈血管,鮮血噴射而出,吳忠一個跟蹌摔倒在地,昏迷過去。

看到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在場的人都驚呆了。衛生員林英學趕緊爲吳忠包紮、止血,然後和戰士們一起把吳忠抬進了掩蔽部。爲了不動援軍心,部隊繼續抗擊敵軍的進攻。又打退了敵軍的幾次反撲。

40多分鐘後,吳忠終於睜開了眼睛,他看了看身邊的人,說:“都圍着我幹什麼,快去戰鬥!”

得知部隊連續打退了敵人的多次進攻,還繳獲了一些彈藥時,吳忠滿意地笑了,說:“不要大意,現在離天黑時間不長了,敵人可能會對我們進行最後約反撲,要準備打敵人的輪番進攻,同時做好鼓動工作,修好工事,一定要堅守到黃昏。”

過了不一會兒,敵人步兵的進攻勢頭減弱了,炮火攻擊卻驟然加劇,比先前任何一次都猛烈。炮彈向吳忠等人據守的院落傾瀉而下,爆炸聲山崩地裂般地炸響,使得解放軍傷亡慘重,只剩下180名官兵。

得知這一情況,吳忠在掩蔽部裏再也躺不住了,掙扎着走出來,勉勵全體將士:“大家一定要咬緊牙關,挺過最艱難的時刻,堅持到主力反擊。人在陣地在,決不後退半步!”

“人在陣地在,決不後退半步!”這一口號很快傳遍了各個院落。將士們拾起一堆堆磚頭、瓦片,上好了刺刀,準備進行最後的血戰。

敵人的進攻開始了。吳忠忍着傷痛,在陣地上與戰士們一起拼殺,高喊着:“同志們,一定要堅持住!頂住敵人,勝利一定是屬於我們的!”

在拼死一戰的勇士面前,敵人終於畏懼了,發抖了,丟下大批屍首,退了下去。

“我們勝利了!”勇士們忍不住地歡呼起來。這時,整個村內的部隊已經傷亡大半,倖存者大多負傷。

村外主力部隊的反擊開始了。7縱62團和3縱7旅同時發動攻擊,19旅、20旅隨後跟進。吳忠聽到村外槍聲激烈,立即命令所有人員出擊,接應主力。

經過一番激戰,被封住的突破口被重新撕開。部隊潮水般地湧人村內,與吳忠率領的180名勇士會合。

章逢集戰鬥於8日結束,敵整編11師第32團3500多人被基本殲滅。這是國民黨軍整編11師及“五大主力”部隊自內戰全面爆發後,所遭受的最爲慘重的損失。

毫不誇張地說,20旅的戰鬥,打破了敵整編11師不可戰勝的神話,大長了解放軍的威風,大滅了敵軍的銳氣。

在章逢集戰鬥中,吳忠和他率領的180名勇士,在四面受敵、被敵包圍的險惡環境中,孤軍奮戰,寸土不讓,堅守13小時,打退了火力佔絕對優勢、兵力數十倍於己的敵人20多次進攻。

可以說,這180位勇士創造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驚人戰績,在全軍上下產生了巨大的反響。爲此,劉、鄧首長親自簽發命令,對以吳忠爲首的180名勇士給予通令嘉獎。

1955年, 年輕34歲的吳忠被授予少將軍銜,成爲新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開國少將。章逢集之戰無疑是他戎馬生涯中最爲光彩奪目的一次戰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