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改革開放後的中國的影壇也是春風化雨,美女如雨後春筍,百花爭妍,千嬌百媚,各有不同,令人目不暇接。但是隨着80年代末出國潮的興起,作爲中國影壇中流砥柱的她們卻出於種種原因和目的出走美國。觀衆從來都是健忘的,沒有了足夠的曝光度,那些曾經紅極一時的絕色女星們從此徹底的被人遺忘,後人能看到的也只不過是一張張老照片罷了。

一、姜黎黎

1980年,姜黎黎在電影《紅牡丹》中擔任女主角,一炮而紅。她因在《赤橙黃綠青藍紫》中扮演女司機,獲1983年第六屆《大衆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整個八十年代,姜黎黎拍了十多部電影。1993年,她與同爲演員的丈夫汪寶生赴美到洛杉磯發展,並在一家網絡電視臺當主持人。2000年,姜黎黎舉家回到國內發展,現在偶爾會在影視劇裏客串演出。

二、龔雪。80年代初期,龔雪是很多觀衆的夢中情人,她在《石榴花》、《快樂的單身漢》、《大橋下面》等電影中塑造了完美高潔的銀幕形象,是金雞獎、百花獎的雙料影后。1986年,龔雪急流勇退,與才子張迅結婚後,赴美定居,同時息影。2006年,全家回到國內,龔雪依然繼續享受着遠離影視圈的安逸生活。

三、張瑜。1980年,張瑜主演的《廬山戀》是文革後首部表現愛情題材的電影,當時一上映就引起了轟動,她在戲裏的吻戲、泳裝都是新中國影片的第一次,這也讓她成了當時最紅的女明星。在1981年,她就拿齊了金雞獎、百花獎、文匯獎、政府獎四大獎。原本在國內有着錦繡前程的張瑜,卻執意在1985年赴美留學。1995年,她回國後投資的電影《太陽有耳》獲得柏林電影節銀熊獎,卻賠得她幾乎破產。2005年,張瑜憑《任長霞》獲華表獎。2010年,時隔30年後,她拍攝《廬山戀》的續集《廬山戀2010》,卻難以再現當年的轟動。假如當年她沒出國,現在會不會成爲另一個鞏俐呢?

四、李芸。李芸出生影視世家,父親李志輿、母親洪融、伯父李緯、李農都是當時的知名演員,因爲在電視劇《在水一方》中的出色演出,在1987年被觀衆評選爲 "影視十佳演員"之一。1988年李芸悄然退隱美國結婚生子,1995年重返影視圈,偶爾拍戲。

五、殷亭如。殷亭如1980年考取上海音樂學院進修班,1981年初登銀幕,出演滕文驥執導的故事片《甦醒》,此後出演數部電影,塑造了一系列質樸自然的形象。1985年,殷亭如赴美自費留學,最初考進紐約州立大學大衆傳播學系電影專業,繼而又考入俄亥俄大學讀碩士研究生,但從此就從公衆視線裏絕跡了。

六、陳燁。陳燁,1983年,在香港導演李翰祥執導的影片《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中扮演善良的慈安太后,當時跟她對戲的是扮演慈禧太后的劉曉慶。1986年,陳燁像當時很多人一樣自費赴美留學,進入赫斯頓大學戲劇系學習。1988年回國在影片《一代妖后》中再次飾演慈安太后,自此從影視圈消失。她目前定居在美國,嫁給了一名美國律師。

七 、張偉欣。張偉欣的母親是俄羅斯人,她是中俄混血。80年代初期主演的多部電影曾獲得金雞獎、百花獎。80年代末赴美經商,從演藝圈消失,直到2007年電視劇《奮鬥》中飾演男主角佟大爲的母親。張偉欣現在出演作品的頻率很低,她如今更爲人所知的身份是女星李小璐的母親。

八、丁嵐。丁嵐最廣爲人知的角色是她和李連杰主演的電影《少林寺》,在此之後她出演過多個俠女形象的角色。90年代初期,她出國前往新加坡發展,並加入新加坡籍,在新加坡廣播電視臺(新傳媒)當演員,《蓮花爭霸》裏的蘭蘭、《東遊記》裏的觀音都是她飾演的。進入21世紀後,丁嵐卻放棄了多年的演藝生涯開始經商,並回到北京發展。

九、黃秋燕。黃秋燕, 1961年出生,武術運動員,著名動作女星。李連杰同門師姐。 父親 黃伯濤 與母親陳良環是新中國最早期的舞蹈藝術家,1982 年開始參加電影拍攝,在香港拍攝的影片《少林小子》中扮演女主角“三鳳”,並拍攝了《南北少林》,引起各界注目。1985 年進入北京體委下屬服務公司“北京體育服務公司”工作。1987 年與李連杰結婚,婚後赴深圳李連杰創辦的“國際武術發展公司”工作。1988 年7 月份和李連杰一同以訪問學者身份赴美髮展,1990 年與李連杰離婚[1]。1992 年赴香港拍攝一些小製作片子。1992 年回到美國進入舊金山,現任美國舊金山蒙妮坦美容美髮中心美容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