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372年,在国防得到初步巩固的情况下,朱元璋乃命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各率5万骑兵出塞,意图一举消灭北元。当天上午,草原刮起的沙尘掩护了蓝玉大军,元军受到攻击后大乱,脱古思帖木儿仅率数十骑逃出明军重围。

1367年10月,雄踞江南的朱元璋开始了汉族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宏大的北伐之战。
短短十个月的时间,明军便攻破了元大都。
不久,朱元璋改大都为北平,宣布大明君临天下。
至此,统治中国长达98年的元朝覆灭,其残余势力乃被史学家冠以“北元”的称号。

为何徐达和常遇春攻克大都后没有趁胜追穷寇,将残元势力一网打尽?
是徐达和常遇春满足现有的军事成就而有所懈怠吗?
《续资治通鉴》记载,不追击元顺帝并非是徐达和常遇春自作主张,而是他们在忠实地遵守朱元璋的既定战略决策。“六月,庚子朔,达入见,明帝置酒劳之,且谋北伐。达曰:“大军平齐鲁,扫河洛,库库特穆尔(王保保)逡巡观望,潼关既克,李思齐狼狈西奔,元声援已绝。今乘胜直捣元都,可不战有也。”明帝曰:“善!”达复进曰:“元都克而其主北走,将穷追之乎?”明帝曰:“气运有胜衰,彼今衰矣,不烦穷兵。出塞之后,固守以防其侵轶可也。”
大意是朱元璋在徐达攻克山东和河南后前来劳军,徐达就势询问朱元璋:若元顺帝北逃该如何处理?是否穷追不舍?
朱元璋的回复倒是很有“天命在我”的气魄,直接告诉徐达只需固守即得地盘,防备其卷土重来即可。

实际上,朱元璋不发兵追击元顺帝也是形势所迫。
元顺帝北逃上都之初,就疆域的地理形势而言,多半国土还尚在其手中。
史载,北元“引弓之士,不下百万众也;归附之部落,不下数千里也。”

元朝疆域图
开平后方,是元朝昔日广阔的岭北行省,即蒙古大草原。
开平左侧,是元朝开国大将木华黎的后裔、大将纳哈出控制的辽阳行省。
开平右侧,实力派军阀李思齐、张思道控制着陕西行省和甘肃行省,随时都有东出潼关的可能。
云南,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第五子忽哥赤的后裔梁王把匝剌瓦尔密虽与漠北道路不通,却依旧遵奉顺帝为正统。
今山西,王保保颇具战斗力的十余万精兵据守太行山两侧,对北平的威胁最为严重。

明初局势
1368冬,北元曾准备联合王保保共同起兵夺回大都,后因明军进逼太原作罢。
次年春,元顺帝见明军主力开拔渭水流域,复命中书左丞相也速率4万骑兵奔袭北平。
也速的4万骑兵调自辽东行省,士卒基本由蒙古人和色目人组成,长于骑射,惯好野战,但拙于攻城。
北平兵力薄弱,但守军的对敌战略正确。
他们避其锋芒,凭火器固守城池,也速攻城不克,遂退兵。
1369年,入陕的明军迫降元将张思道、李思齐,陕西诸州府均被平定。

徐达攻略陕西
也就在明军主力深入陕西时,元顺帝再次派丞相也速发兵攻击北平。
朱元璋看到了元顺帝的小动作,遂从前线调回猛将常遇春、李文忠。
不久,常遇春、李文忠击败北元丞相也速后便率步骑九万出塞攻击开平,元顺帝再度逃亡。
上都开平的失陷,让北元朝廷再次遭受重创。
令顺帝更为闹心的是王保保退守甘肃后又被明将徐达击败,其苦心招揽的六万精锐尽丧沈儿峪。
王保保本人也几乎走投无路,最后只得冒险抱着一棵浮木渡过黄河。

李文忠出塞
1370年,愁病交加的元顺帝病逝应昌,其子爱猷识理答腊继位,是为北元昭宗。
昭宗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重用王保保,将其提拔为宰相。
朱元璋也没闲着,他不仅在新平定的西北和华北地区设置了新卫所,还将二子朱樉、三子朱?、四子朱棣封为秦王、晋王、燕王,令其替父守边。

洪武朝分封的藩王
1372年,在国防得到初步巩固的情况下,朱元璋乃命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各率5万骑兵出塞,意图一举消灭北元。
获悉明军出塞,元昭宗和王保保针对明军不熟草原地理和气候的缺点,定下了诱敌深入的计策。
也许屡战屡胜蒙蔽了徐达等宿将的双眼,明军显然未识破元兵的计策,他们只道是元兵还是一如既往的虚弱。
史料记载,徐达大军行至草原腹地时突然遇到了大风雪天气,士卒冻伤无数,战斗力急剧下降。
这时,王保保带着凶悍的蒙古骑兵出现了。
面对恶劣的天气和元兵的袭扰,徐达表现出了极强的应变能力,他命士卒就地挖掘深沟,并用火器和弓弩迟滞了元人骑兵的攻击。经过月余奋战,徐达所部在大将汤和的接应下冲出重围。不过,汤和的断后部队却遭到了元军毁灭性的重创。
和中路军一样,深入草原的李文忠部也经历了一场大战,亦折损严重。

明军三路北伐
由于元军主力都用于攻击徐达和李文忠,冯胜率领的西路军倒是斩获颇丰。
总而言之,明军第一次远征漠北并未达到攻灭北元的战略目标。
从此,朱元璋改变了战略方针,他开始避开北元军事力量最集中的漠北地区,转而经营北元控制薄弱的青海和辽东地区,以向北元作两翼包抄的大战略态势。

朱元璋剧照
比较而言,获胜后的北元虽然信心倍增,但漠北有限的经济力量根本撑不起他们的复兴大计。
况且,虽然他们打退了明军的远征部队,但青壮和牲畜折损严重,也难以再对中原发起有效的攻击。
于是,双方除了在局部地区进行有限的战斗外,很久都未发生过大规模的冲突。
1375年,被朱元璋夸赞为天下奇男子的漠北英豪王保保病逝。1378年,欲图中兴的昭宗也病逝了。

二人的病逝再次激起了朱元璋征灭北元的雄心壮志。
1382年,朱元璋发兵云南攻灭北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
1387年,20万明军东进辽东,降服了纳哈出。
纳哈出的降服改变了明元的对峙格局,蒙古草原的侧翼开始受到了威胁。
朱元璋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一点,遂于同年命大将蓝玉率军15万北征。

1388年明元对峙局面
北元继任大汗脱古思帖木儿正被纳哈出投降的事搅得焦头烂额,他不愿失去对辽东方面的控制,遂将大帐东移至呼伦贝尔草原。
谁知,等待他的将是一战亡国的命运。
蓝玉听闻脱古思帖木儿在捕鱼儿海(今贝尔湖),便率精锐长途奔袭。
可奔驰到距离捕鱼尔海40里的时候,蓝玉的哨探却并未搜索到敌人的踪迹。明军诸将唯恐元军故技重施,纷纷劝蓝玉退兵。
蓝玉力排众议,坚持前行一天后终于发现了脱古思帖木儿的行踪。
当天上午,草原刮起的沙尘掩护了蓝玉大军,元军受到攻击后大乱,脱古思帖木儿仅率数十骑逃出明军重围。
是役,明军俘获了脱古思帖木儿次子地保奴以下的妃子、公主等123人,官员2994人,军士男女10余万人,马驼10余万头,牛羊12万余头,大车3千多辆,北元三代朝廷的苦心经营毁于一旦。

捕鱼儿海之战
事情还没完。
脱古思帖木儿逃出明军重围后,途中遭到阿里不哥的后裔也速迭儿的袭击,脱古思帖木儿被也速迭儿亲手用弓弦勒死。
脱古思帖木儿死后,蒙古草原陷入了空前的混乱。
在短短的15年的时间里,汗位竟六次易手。
1402年,即朱棣完成靖难之役的当年,窝阔台后裔鬼力赤在阿鲁台等人的支持下篡位称汗,并改国号为鞑靼,北元至此灭亡,蒙古草原也进入了瓦剌和鞑靼争雄的新阶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