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寨城公园位于香港 九龙城东头村道和东正道交界,邻近侯王庙,有着丰富悠久的历史背景。在香港历史上,九龙城寨是唯一没割让或租借给英国的香港领地,面积2万9千平方米。

1994年辟为一座具香港特色的中国园林。九龙寨城公园座落于本港最历史性的地点之一,原址为九龙寨城,包括一座由坚固石墙,六座了望台和四道城门围着,面积达六点五英亩的寨城于一八四三至一八四七年间建成。公园将尽量保留寨城一些原有的建筑物及特色。

此园原为清朝九龙城寨所在地。因为1898年租借九龙以北领土时,订明该城寨并不包括在内,因此在此后的近百年中,曾因该地的管治问题,发生过多次冲突。又因为该地环境特殊,以致很久以来都是良莠混杂,成为城市中一个毒瘤。后于1987年中英政府达成协议,将该处改为公园。

在执行迁拆时经历了很大的波折,一直到1994年春才开始动工,耗资6千多万元,由多名专家精心设计,并加聘国内技工,运来特别材料,仿照明末清初的江南园林建造。为保留该地的历史精神,原有的衙门、护城河、古井和围墙都一一重现,务求把历史融合于园林之中。

九龙城寨原是香港政府、英国与大陆之间的三不管地带,皆为1898年签订租借九龙以北领土条约时,声明这一块位于香港境内的土地仍属于中国,但大陆政府也不想深入此地来打扰、或是被当成挑衅的行为

因为该地环境特殊渐渐的就成为无政府的贼窝,以致很久以来都是良莠混杂,成为城市中一个毒瘤。许多在香港犯了法的人就逃到这里,然后落地生根,又因这里无法可管。自然贩毒,走私、杀人、抢劫的乱事不断。为了根治这个乱源,后于1987年中英政府达成协议,英国政府在香港回归前,特别颁布拆迁的赔偿法案,彻底消除这个没有法理之地,并在现地盖了这座九龙城寨公园。

公园已整顿得美轮美奂,九龙也不再是罪恶的源头,城寨中早年在清末民初时留下的衙门、宅院,也在肃清后掘地时陆续发现。已尽量恢复其原貌,并将深具历史意义的石碑重新竖起。 整座公园除了衙门与古迹外,全区仿照明末清初的江南园林建造的庭园山水,窗棂、楼阁、荷花池与悠游锦鲤,很有朴质古意。

现今的九龙寨城公园增加了不少建筑,但石匾、大炮、柱基及清朝官府碑铭等丰富的历史遗迹,在拆卸过程中仍然保留,置于公园陈列展览。园内还有当代罕见的南中国“衙门”建筑、城寨原有石碑、南门古迹以及战前的混凝土废墟,展示了城寨的沧桑变化。

1984年12月,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署,为解决九龙寨城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基础。1987年1月14日,港府宣布在3年内清拆九龙寨城,并将之改为公园。 为建设九龙寨城公园,港府建筑署派遣了5位建筑师前往内地实地考察中国园林,以选择最合适的设计。清初是中国园林的黄金时代,遂以清初江南园林为设计模式。

公园共分为八个景区,各具特色和美态,巧妙地揉合在整体设计中。公园以重修的一座三进衙门作为中心,令古寨城的景象再次重现于市民眼前。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