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老人被送鄉下養老院,含淚告訴身邊人,生男生女真的不一樣

說到生兒育女,現在雖然看來女兒比較金貴,但其實造就今天女兒如此金貴的原因,恐怕也跟早些年的重男輕女思想脫不開關係。尤其是對於家裏上了年紀的老人,相信他們年輕時更喜歡養男孩,也更願意把家裏的資源傾斜給兒子,認爲女兒養育成人以後,要嫁給婆家傳宗接代,就脫離了自己的小家庭,付出再多也是浪費,還不如都給兒子。

可是現實真的是這樣嗎?養女兒真的是潑出去的水?養兒子真的能防老嗎?

王阿姨今年快七十了,有着一兒一女,如今卻隻身生活在鄉下的養老院,雖說環境確實不錯,但內心的孤獨是無法釋然的,看到這裏大家可能會想,爲什麼王阿姨明明兒子女兒都有,卻獨自在養老院生活呢?這就不得不說一下王阿姨自身的性格特點。

在周圍鄰居看來,王阿姨的性格比較糾結,一方面心裏是疼愛兒子的,但另外一方面又不想讓外人說她重男輕女,所以平時王阿姨出門玩耍時,逢人都誇女兒是貼心的小棉襖。

可事實上,女兒成績不錯,卻只讀到高中便輟學去了工廠,而兒子學習一般,王阿姨也願意花高價學費供兒子上大專,好在女兒聽話乖巧,一直沒有把這個放在心上,因爲王阿姨時常會跟女兒談心說:“以後你要嫁人,後半輩子還要指望你哥照顧我。”

現如今女兒已遠嫁他鄉,王阿姨的身體越來越不好,兒子便以工作繁忙無暇照顧老母親的理由,把母親送到環境更好的鄉下養老院,而依順了一輩子兒子的王阿姨也沒再反駁,其實王阿姨是想留在兒子身邊的。打那以後,兒子就很少再來看自己,來的最多的倒是遠在外地的女兒。

看完王阿姨的遭遇,沒辦法說是兒女的錯,只是說未來變數不定,誰也沒辦法保證未來就會由兒子或者女兒照顧,你還可能會被送到養老院度過餘下日子。因此對於新時代的爸爸媽媽們,在養兒育女的時候,不要因爲性別就區別對待,雖然現在大家沒有了重男親女的思想,但漸漸重女輕男的思想又開始冒頭。

如果真的是爲孩子好,請在親子教育的過程中,做到不偏不倚,兒子女兒一視同仁,不要所謂的窮養富養。其次,我們作爲父母,最重要的是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這就要求家長自身具備孩子學習的樣子,這樣孩子纔會一步步走上優秀。

最後一句送給現在的兒女們,父母生我養我,理應盡心孝順,我們每個人都會老去,如不給下一代親身示範,保不齊自己也要進養老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