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溫納瑞斯被安置在碧潼第6戰俘營,在這裏他遇到許多以前的戰友,通過和他們的交流,他認識到志願軍是人類數千年來第一個沒有犯下任何戰爭罪行的軍隊。惠靈頓帶着人小心翼翼地迎上去,一問才知道,原來志願軍在上次戰鬥中俘虜了幾名美軍,這些人個個帶傷,志願軍缺醫少藥,如果繼續留下來,很有可能不治身亡。

1950年11月28日,美軍士兵詹姆斯·喬治·溫納瑞斯正和幾個戰友躲在樹林裏,志願軍在夜裏發起的進攻令他所在的部隊四散奔逃,此刻他們正因爲寒冷和恐懼瑟瑟發抖。志願軍就在山下不遠的地方,他們正將抓到的俘虜排成一排。溫納瑞斯不敢再看下去,他知道將要發生什麼,上級就是這麼宣傳的,他感到絕望。但接下來的一幕令他終生難忘。


當地百姓送來了大白菜、大米等物品,志願軍收下後付了錢。溫納瑞斯迷惑了:他們手裏拿的是槍啊,他們要這些食物,還用花錢買?接下來的事情更讓他不敢相信,志願軍就地加工起了食物,並分給了戰俘。

溫納瑞斯似乎明白了什麼,他和幾個戰友毫不猶豫地從樹林裏跑了下來,舉手投降。一名志願軍軍官對他們說:你們不要害怕,我們會平等對待你們,戰爭結束後,我們會送你們回家。你們也是受害者,真正的罪魁禍首是一小撮美國政客。


前排左二就是後來被稱爲老溫的溫納瑞斯

那一瞬間,溫納瑞斯心裏一直所固守的某些東西崩塌了。長期接受的虛假宣傳讓他相信自己被俘一定會被殺,而自己殺掉敵人的俘虜也是天經地義的。人類的戰爭已經歷經了幾千年,所有的軍隊都是這樣乾的,眼前的情景讓他覺得太不真實了。

溫納瑞斯被安置在碧潼第6戰俘營,在這裏他遇到許多以前的戰友,通過和他們的交流,他認識到志願軍是人類數千年來第一個沒有犯下任何戰爭罪行的軍隊。


1950年,僞軍在大田處決1800名“有可能幫助北方”的平民

所謂戰爭罪行,通俗的說,就是虐殺戰俘和平民,隨意毀壞平民財產。這在戰爭中實在太稀鬆平常了,人殺紅了眼,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溫納瑞斯知道,這事美軍幹過,北方軍也幹過,僞軍更是幹得變本加利,但志願軍從沒有幹過。

在戰俘營裏,他認識了一位名叫惠靈頓的美軍上尉,此人原是連長。在一次和志願軍的對峙中,志願軍隊伍中走出了幾個人,他們舉着紅十字旗,示意要和美軍對話。


志願軍給表現好的僞軍戰俘戴上獎章

惠靈頓帶着人小心翼翼地迎上去,一問才知道,原來志願軍在上次戰鬥中俘虜了幾名美軍,這些人個個帶傷,志願軍缺醫少藥,如果繼續留下來,很有可能不治身亡。於是志願軍決定將他們交還美軍,並要求美軍等下不要開槍。

聽到這個請求惠靈頓根本不敢相信,作爲一名二戰老兵,他在太平洋戰場和日軍交過手,他知道東方人講究“兵不厭詐”,將受傷的俘虜交還,這種事聽都沒聽過。也許跟在傷員後面的就是敵軍大部隊。


志願軍交還美軍受傷戰俘在當時是個大新聞

志願軍看出了惠靈頓的猶豫,說道:“我們從不虐待俘虜。”說完十幾名志願軍抬着五副擔架放在公路上,軍醫上前查看,他們都曾受到簡單的救治,但如果不送到後方醫院,恐怕性命堪憂。到此時惠靈頓才相信志願軍所言是實。他立即命人將傷員抬走,志願軍又提出了一些藥品的要求,惠靈頓沒有拒絕,他甚至讓軍醫將醫藥箱都給了志願軍。

回來之後,原來脾氣暴躁的惠靈頓變得沉默寡言,整個連都士氣低沉。不斷地有人問“我們爲什麼要在這裏打仗?”軍醫馬丁甚至直言“再也無法將中國人看作敵人”。惠靈頓在給妻子的信裏寫道:“他們打起仗來兇狠無比,但他們身上又充滿了人性的光輝,甚至比美國士兵還要善良,這樣的軍隊不應該是敵人。”

志願軍身上的人性光輝,讓美軍變得士氣低沉,不少人都在問:我們爲什麼要來打仗?

第四次戰役中,惠靈頓的連作戰幾乎就是在應付差事。一次戰鬥中惠靈頓負傷了,他索性放棄了逃跑直接當了俘虜。溫納瑞斯聽了惠靈頓的遭遇百感交集,他在戰俘營裏待了兩年八個月,戰爭結束後他沒有回國,而是留在了中國,先在造紙廠工作,後來到山東大學教起了英語,同事們都親切地稱他爲“老溫”。


溫納瑞斯(說話者)後來留在了中國,成爲一名大學英語教師

聯軍司令官李奇微曾評價志願軍:“他們是最兇狠的鬥士,也是最文明的敵人。”正所謂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固民不以兵革之利。這支軍隊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奇蹟,最驍勇善戰的軍隊也是最善良的軍隊。直到今天,美軍的訓練中,教官還會經常提醒:“認真訓練,不要心存僥倖,不是每個人都有好運氣成爲中國人的俘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