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测谎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人的生理变化指标推测出心理上的变化。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发明了第三代测谎装置:通过对人的瞳孔的扩张程度、皮肤温度呼吸的平稳度、人体气味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检测,该测谎仪器甚至可进行非接触测谎。

察言观色,不攻自破

说谎是人之常情

从1895年,意大利犯罪学家朗布罗梭首次使用科学仪器测谎以来,这一心理的技术已经正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谎言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人们说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或为了给别人制造积极的印象、或为了他们自己免于尴尬或被拒绝、或为了获得利益、或为了避免因犯错或违法而受到惩罚等等。自古以来不论中外,人们一直不断努力探索事实真相与揭穿虚假,而“测谎技术”便是一件揭穿“谎言”的法宝。成书于两汉时期的《周礼》有这样的“五听”记载:官员审理案件时,应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观其出言,不直则烦);二曰色听(观其颜色,不直则赫然); 三曰气听(观其气息,不直则喘);四曰耳听(观其听聆,不直则惑);五曰目听(观其眸子,不直则眸然)。这个2000多年前的“黑科技”可以说是现在测谎技术的鼻祖了。

到底为何物

测谎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人的生理变化指标推测出心理上的变化。人们一直热衷于测谎仪的研究,从论文发表网站知网搜索可以看出,关于测谎仪的研究在2000年渐增加,特别是在2010年左右达到了高峰。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心理变化会不自觉地促使多种生理指标会发生变化,如脉搏,血压,呼吸。皮肤电阻,甚至脑电波的变化,这些变化一般由自主神经系统的限制,不能测量人的主观意志控制。测谎技术是是操作一种有效能仪器,经过发问等对受测者有目的地地进行刺激,激起被测试者的身体上的反应,依据仪器收集到的生理指标的分析对比,确定被测者是否说谎的一种技术。当代的测谎技术发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前世今生

在公元前384年,一些著作中提到了甄别谎言的技术,并介绍了一些人的说谎方面的知识。但由于当时科学技术条件落后,人类认识水平受到局限,人类在测谎方面的研究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1921年,美国心理学家和警官Larson和Keeler研制出了现代第一台心理测试仪(polygraph),并应用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警察局一宗案件侦查当中。1945年,基勒的助手约翰里德发明了第二代测谎仪器。该仪器主要是记录受试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皮肤电流和肌肉活动的分析和综合判断,也被称为空气动力学的描述方法。这些理论的创造和技术产品的发明为测谎技术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发明了第三代测谎装置:通过对人的瞳孔的扩张程度、皮肤温度呼吸的平稳度、人体气味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检测,该测谎仪器甚至可进行非接触测谎。

争议不休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测谎术被引进中国,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它曾一度被用来对付当时所谓的敌人,后来的一段时间里还被被当成伪科学。1991年5月,第一台国产测谎仪PG1型心理测试分析仪问世。测谎技术从其产生之日起,有关它的争议就从未停息过,一百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测谎仪的精确性也在逐渐提高。但是,测谎技术并非百分百正确,在测谎的过程中,被测人的年龄、文化程度和案件类型并不会对测试结果产生明显的影响,而是案件的条件、被测人的条件和测试仪器的性能会对测试结果构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只有把测谎结论与其他情况联系起来,排除不实因素,才能真正发挥测谎结论作用。对测谎结论,既要充分认识这项技术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又要以科学审慎的态度进行应用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