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昌起義原定於1911年10月16日發動,起義的領導組織由2個組成,分別是共進會和文學社,共進會於1907年在日本成立,成員是一羣勵志推翻清朝的中國革命人士。幾秒鐘之後,劉同順手彈了一下菸灰,不巧的是,帶有火星的菸灰引爆了屋內的炸藥,幸虧當時的火藥質量不是那麼好,孫武被炸成重傷,很快被人們送往醫院救治,而劉同則沒有什麼事情。

1912年2月12日,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統治中國近300年的清朝滅亡了,這一天,也標誌着維持了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走向了盡頭。然而爲了這一天,革命者們已經奮鬥了很長時間,爲了推翻清朝的統治,人們已經發動了無數次大大小小的起義,而這些起義之中,最具紀念意義,最清朝影響最大的當屬武昌起義。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武昌起義的過程中,充滿了戲劇性。

武昌起義原定於1911年10月16日發動,起義的領導組織由2個組成,分別是共進會和文學社,共進會於1907年在日本成立,成員是一羣勵志推翻清朝的中國革命人士。而文學社聽起來像是一幫文人搞寫作的,實際上這也是一個革命組織,之所以起這個比較斯文的名字,也是爲了掩人耳目,便於隱蔽,文學社當時的領導人是蔣翊武,也是就是社長,他是中國近代傑出的明珠革命家,被譽爲中華民國的開國元勳。

武昌起義所定的時間也是經過縝密策劃的,此時四川發生“保路運動”,民衆和清政府鬧掰了,爲了鎮壓百姓,清廷急忙從湖北調集新軍前往四川救援,這也造成了湖北的區清軍力量薄弱,所以時間就定在10月16日。

爲了發動起義,革命者們都在積極的做準備。武漢寶善裏,這裏當時是俄國租界的勢力範圍,一棟不起眼的小樓,成爲共進會的總部。時間來到10月9日這一天,共進會成員孫武正在總部的房間裏面忙活,忙活什麼呢?製作炸彈,畢竟打仗的時候,炸藥自然是多多益善。就在孫武製作炸彈的過程中,共進會的另一位成員----年僅14歲的劉同走了進來,他很好奇,想看看孫武是如何製作炸彈的。

劉同觀看也就罷了,關鍵是這位年輕小夥子興致勃勃,手指間還夾着一根點燃的香菸。炸藥屬於易燃易爆之物,這在現在來看,是婦孺皆知的事情,而在當時,大家也是剛剛接觸炸藥,並不瞭解它的真是威力,對於遠離煙火也就沒有那麼重視。孫武專心的製作炸藥,而劉同則興致勃勃的在一旁觀看。

幾秒鐘之後,劉同順手彈了一下菸灰,不巧的是,帶有火星的菸灰引爆了屋內的炸藥,幸虧當時的火藥質量不是那麼好,孫武被炸成重傷,很快被人們送往醫院救治,而劉同則沒有什麼事情。室內的爆炸聲也引來了巡警。巡警在房間裏面搜到了起義人員的花名冊、旗幟、宣傳頁面等,巡警帶走後,全部交給了湖廣總督瑞澂。

瑞澂立刻讓清軍全城戒嚴,並且開始按照花名冊,搜捕革命黨成員。事情已經敗露,該怎麼辦?是任由清軍搜捕,被抓去,還是殊死一搏?關鍵時刻,共進會的合作伙伴--文學社的老大蔣翊武做出了一個正確的決定:當晚起義。

就這樣,革命黨成員聯合一些已經策反的新軍在武漢各個角落宣佈起義,攻打總督府,湖廣總督瑞澂的護衛軍不敵革命軍,他在親信的護送下,隨即逃亡上海。革命軍攻佔總督府後,成立湖北軍政府,宣告湖北獨立,接着強制清軍將領黎元洪爲都督。

湖北獨立後,全國其他15個省也紛紛宣佈獨立,清王朝的統治基本上已經土崩瓦解,3個月後,宣統帝退位,中華民國成立。

那個14歲的少年劉同,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因爲無意間彈了一下菸灰,竟然直接改變了中國的歷史進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