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普遍存在“主课”和“副课”的说法,像数学、语文、外语这样各类考试必考的学科,通常被称为“主课”,而像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这样的非必考学科,通常被称为“副课”。如果学校安排教师担任班主任,多会安排“主课”老师,这与教学工作有关,也与各学科老师的数量有关,毕竟在大多数学校,“副课”老师占比很少。

然而对家长而言,班主任由“主课”老师来担任,他们似乎更加安心。近日杭州某中学“体育老师担任班主任”遭到家长质疑的事件,就是家长们这种心态最直接的反应。

家长质疑“体育老师担任班主任”,是当下“学科歧视”的真实写照

这名体育老师姓苏,她主动向学校申请担任班主任,并得到了学校的批准。在采访视频中,这名体育老师说出了自己主动请缨的原因:由于是“副科”老师,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后,有多余的时间可以利用,利用这个时间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对自己也是一个挑战,能帮助自己快速成长。

苏老师刚接手时,遭到了无数家长的质疑。她本人觉得家长的这种质疑很正常,同时她强调自己不是只会教体育,“我们在大学除了学自己的专业课,也有文化课”。

学校相关领导则对“苏老师担任班主任”表达了肯定态度:苏老师很努力,对学生各方面非常有爱心。

家长质疑“体育老师担任班主任”,是当下“学科歧视”的真实写照

家长质疑“体育老师担任班主任”,是当下“学科歧视”的真实写照。在很多人眼里,“主课”是重要的,“副课”是不重要的,带重要课程的老师担任班主任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

首先,这种“学科歧视”本身就存在极大的认知错误。学科之间哪有什么“主副”之分?体育、音乐、美术,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助推剂”,它们与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同样重要。人们认为语文、数学、外语是“主课”,纯粹跟现在的应试教育环境有很大关系,如果我们把考试科目和分值做一下调整,“主课”和“副课”的类别也就变了。

其次,中小学阶段音、体、美、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师,因为少有批改作业、考试等方面的压力,可以腾出时间进行更加有效的班级管理,从这个方面看,“副课”老师担任班主任,更有优势。这从人们对该事件的评价中也可以略窥一二。

有网友在评论中直言,自己高中三年的班主任就是一位体育老师,班上的整体成绩从刚入校的垫底,到高三时的全年级第二,自己也考取了理想的大学,很感谢班主任。

家长质疑“体育老师担任班主任”,是当下“学科歧视”的真实写照

虽然家长对“副课”老师担任班主任充满着质疑和忧虑,但学校的态度则是迥然不同的。基本上所有的学校,对音、体、美、信息技术等学科老师担任班主任都持肯定态度,它们会创造条件,一方面提升这些学科老师的班级管理水平,一方面为这些学科老师提供各种资源支持。

学校管理层认为,“副课”老师担任班主任,不仅因为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有更多的精力去处理班级问题,还因为“副课”老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下正处在教育变革期,素质教育所提倡的重视人的思想道德、能力、个性、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正在被社会所认同。很多学校不再单纯地强调学习成绩,而是注重发挥每个学生的各自特点,让他们成为不同领域的“好手”。比如某个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但品德高尚、做事认真,应该同样被老师重视,甚至可以被任命为班长。

家长质疑“体育老师担任班主任”,是当下“学科歧视”的真实写照

“副课”老师担任班主任,也避免了部分“主课”老师当班主任把一些本该用以发展学生特长的时间,用在自己学科教学的情况出现。更多的“副课”老师会利用课余时间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业余爱好,发展他们的能力,而非只关注他们的学科成绩。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的中坚力量,是学生的引路人。它可以是“主课”老师,也可以是“副科”老师,甚至可以是不带课的老师。

笔者曾遇到过一位班主任,她本人是信息技术老师,却常年担任高三艺体班班主任。高三没有信息技术课程,也就是说,她是一位不带课的班主任。虽然不带课,但她的班级管理水平很高,她所带的艺体班,学生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学习状态,且在她的引导和协调下,学生与所有任课老师的关系都非常好。正因为如此,每年高三的艺体班,学校都安排她担任班主任。

因此,家长们应该放弃偏见,也不应该有“学科歧视”思维,只要这位老师能胜任班主任岗位,无论他教授的是哪个学科,都应该得到尊重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