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近三個月的時間細細研讀了《論語》,居然不敢拿半篇文字來評論,覺得還需要再讀三讀,纔敢有自己的觀點。《論語》的智慧是君子的智慧,是聖人的智慧。讀《論語》,修身養性學做人,有道而爲學從政。好在孔子爲師循循善誘,理解起來不是太難,比較容易讀懂。然而,讀懂容易做到難,偶爾做到堅持難。修身養性非一朝一夕之功,一生追求長久堅持,方得君子之風。
這幾天開始誦讀《道德經》,開篇第一章衆妙之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讓人覺得絕非出自凡人之口,其境界之高,心胸之闊,思維之遠,真是感覺讓人望塵莫及。
如果說孔子是凡人中的聖人,老子絕對是聖人中的高人。難怪乎孔子曾幾次向老子問禮,並盛讚老子如龍一樣高大上,而又不可琢磨。《論語》的智慧是凡間君子的智慧,而《道德經》的智慧如在遙遠的空間俯視整個宇宙。無法想象,幾千年前的老子如何有這樣的心胸,這樣開闊的視野,這樣高深寬廣的格局?
初讀《道德經》,感慨頗多。《道德經》又稱《老子》,分《道經》和《德經》兩部分,共81章。如今僅讀了兩章,便感覺氣場完全不同。當初選擇讀《道德經》,也是爲了開闊格局,提升境界,看來這本書是選對了。我每天只讀一章,81天可讀完全篇。
讀不同的書選擇不同的閱讀方法,讀《論語》時,我選擇細細抄寫、琢磨、領悟,儘量將論語的思想精髓理解到位。讀《道德經》時,我選擇誦讀,背誦,因爲如果不背誦,實在很難領悟透,別說讀一遍,就是讀十遍也不一定能理解明白。所以我選擇邊閱讀,邊背誦,邊領悟。背誦不爲考試,只爲了能將其精髓植入腦髓,格局開闊的是心胸,有爲的卻是大腦。
長久以來,我最愛讀小說,中外名著讀了不少,但大多都是粗讀略讀,猶如看了一部部電視劇,並沒有真正理解小說中所蘊含的意義,只知道故事大概情節而已。我也喜歡讀哲學類的著作,但僅是對其思想方法有點兒印象而已,很少細細的研讀過幾本書。粗讀略讀有好處,泛泛而廣。但也有弊端,僅浮在面上不能深入進去,所以收穫非常有限。
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在不惑的年紀,知道了時間的有限,懂得了生命的珍貴,開始願意選擇幾本好書進行精讀。我最先選擇精讀的三本書中,《論語》最易懂,《道德經》有點兒難,《易經》則更難。但不管怎樣,只要立下目標,就要走完全程。我堅信,日日與聖人高人對話,假以時日,一定可以受到些許的薰陶,改變生命的軌跡。
開始讀書吧,讀書使人明智,讀書使人成長,讀書一定會學有所獲。時間和精力都有限,精選自己喜歡的書,開始閱讀吧。一日不貪多,十日不見長,百日有所獲,千日有所長。謙卑讀書,博採衆長,積極實踐,“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就是實實在在的成長。
【聲明:《雪蘭日誌》所有文章均來自個人原創,歡迎關注、轉發】
今後我們一定會給大家分享不同的觀點,讓你走進歷史的海洋,非常感謝你們的觀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