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一直受到世界各地旅客青睞的雲南,旅遊資源豐富,擁有包括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麗江市的玉龍雪山景區和麗江古城等多達九處的5A級風景區。除了這些,雲南的人文旅遊資源也相當豐富,就說雲南邊陲的翁丁村,它位於雲南省臨滄市滄源縣城西北方向約40公里處的勐角鄉,被譽爲中國保存最爲完整的原生態佤族村落,也是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
翁丁村內居民以佤族爲主,佤族屬於跨界的少數民族,除了一部分人生活在我國雲南省,更多佤族人生活在緬甸、泰國和老撾等東南亞國家。據史料記載,因爲分佈的地區和支系不同,歷史上沒有形成統一的族稱,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纔有正式名字“佤族”,他們是解放過後,直接從原始社會直接跨越到社會主義社會的民族。
在原始的佤族社會里,寨主的位置採用世襲相傳,在佤族人心中,寨主是他們最尊敬的頭人,享有部分特權。佤族人膚色黝黑、非常健康,有亞洲野玫瑰、雲南黑珍珠等之稱,佤族婦女長期穿着特色鮮明的民族服飾,老年婦女長期煙不離手的習慣,在全國少見。
翁丁村的民居相當具有特點,在村外山林中砍伐大小適中的木頭用作房屋的柱子,柱子的頂端保留樹杈,用以託橫樑,橫樑上再均勻設置上一些細竹,然後覆以茅草,築成架空的“竹樓”,也就是茅草屋。房屋分上下兩層,樓上住人,樓下爲牲畜、家禽活動之所,個別打鐵戶也在樓下設有風箱和打鐵的一套工具。
佤族人至今還保存一種叫“火塘”的習俗,他們相信火塘的火就是家庭興旺的象徵,所以,新房建好後,都要在屋內生火,從此不得熄滅,讓火種一直保存下去。佤族人崇拜木鼓,看作是佤寨的標誌,在佤族人心中是最神聖尊貴之物,甚至可以通天,能與神靈和先祖溝通,每每新鼓進寨,佤族人舉辦持續十來天的祭拜慶祝活動,全村人天天載歌載舞。
佤族人也崇尚樹神,視牛爲財富象徵,他們將曾經宰殺祭祀用過的牛頭用樹樁懸掛在寨門前大青樹的樹幹上,那些白瘮瘮的牙齒,那些黑洞洞的眼窩,在風雨侵蝕下,白生生黑乎乎,看上去令人毛骨悚然,佤族人卻認爲,牛頭越多牛頭越大,證明這寨子越富有,勢力也越大。另外,翁丁村還有很多不爲人知的人頭樁,掛着人頭枯骨和骷髏的,豎立在佤族村寨墓地地旁特定地點,更爲恐怖。
翁丁村有着我國“原始部落”的稱號,神奇的風土人情,原始的茅草屋,在我國日新月異的經濟發展中顯得格格不入,也正是不從大衆習俗,更顯出它的神祕,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旅遊目的地。那麼,你有沒有到過翁丁村旅遊,對它的印象如何?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