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直不大明白爲何人要成婚,要和另一人結爲一體,要誕下小孩。因其實與另一人在一起免不了吵吵鬧鬧,而我本人又是特別討厭那種噪雜環境的,特別有時喫飯聽到一些女生的大聲音,甚至抑鬱之心都有了。

但現在大概明白了。人生在世,光陰歲月如梭。也許小學生他10分鐘都能用來玩好幾個遊戲,但對成年人來說,也許一眨眼時間,一年就過去了。而世事無常,也許昨天還活蹦亂跳,第二天就突然去世,但結婚生子卻能讓自己在世上留下印記。

近日突然聽到兩個文藝圈的老人去世,讓人甚爲惋惜,一個是李詠還有一個是金庸。李詠金庸已有人說,早之前還有幾位老藝術家去世,今天提一下他們。

第一個:單田芳

9月11日下午聽到單田芳去世得消息,恰如晴天霹靂,讓我心中一顫。單田芳對我來說不僅一個說書的,更讓我在書中認識到了大俠,認識到了原來說書不一定非要那麼幹癟,只要走心,那麼聽書的也能成爲書中主人公,與書中主人共度一生。《三峽演義》、《白眉大俠》、《童林傳》等等,一部部經典書籍,經由單田芳大師一說,栩栩如生。

第二個:常寶華

現說起相聲演員,年輕人往往會提到郭德綱,因郭德綱之緣故,年輕人也對侯耀文有所瞭解。因我不聽相聲,所以對相聲水平孰高孰低未能瞭解,但知名度方面我還擅長懂得。當2018年得知相聲藝術家常寶華去世消息,其實心裏波動不大,但看到他生平,卻又被其爲人所打動。

常寶華作爲相聲藝術家,早年這個職業比較低賤,常寶華甚至需要在給富貴人家或太監表演之後下跪領賞錢。但就這種環境下,常寶華還是堅持下來,併成爲一代大師,能給主席和總理表演。

第三個:朱旭

對老藝術家而言,特別是這類表演類的,往往剛去世就會被沸沸揚揚宣傳一通,但過世後,又不會有太多人記住。一代復一代,其實許多人心裏也許還是有點瞧不起藝人,畢竟成年不是玩笑,都是大忙人。

朱旭是一位話劇演員,從藝多年來,不僅堅持表演,而且更是堅持寫書。也許現在朱旭的名字對許多年輕人有點兒陌生,但是想必朱旭卻會因寫書的緣故在歷史上的一個小圈子裏流傳吧。

對朱旭而言,話劇是一種人生態度,爲了演好話劇,朱旭可以說是把來於生活,用於話劇活用到極致。他注意觀察,並有廣泛愛好,將各種技能用於創作。對一個藝人而言,最尷尬的是演啥像自己,而朱旭卻能演啥像啥

2018年去世得老藝術家,哪一位最讓人惋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