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应该说孔子谈到“朋友从远方来”,应该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自己而言,从远方来的弟子。无论是哪一层含义,这里的“朋友”都不再是以前狭隘的血缘宗法关系,不再依靠如同绳子一样的血缘串联在一起,而是依靠更高的意义世界的价值追求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共同体。

根据陈树德先生《论语集释》的考察,与传世本关系的《鲁论》中的“有朋”,在《齐论》和《古论》中作“朋友”。

有趣的是在西周、春秋的语言中,“朋友”并非指无血缘关系意义上的friend,而是指有血缘关系的兄弟或族人。

周代铜器铭文中多有“用飨孝朋友”之类的说法。春秋时代的《王孙遗诸钟》铭文:“用乐嘉宾父兄及我朋友”,这些排行在“父兄”后面的“朋友”,就是指有血缘关系的宗人。

显然,《古论》中“朋友自远方来”,更符合春秋时代的语言习惯,对此句的理解,也需要注意到此一背景。但孔子对“朋友”的理解,实际上又超越了当时血缘宗法的范围。

王国维先生《观堂集林》认为,上古将五枚贝壳串联称为“系”,两串“系”则称为“朋”。徐中书先生《甲骨文字典》认为,上古时代将一串贝壳或玉串联,一串玉石称为“珏”,一串贝壳则称为“朋”,但二者在古文字中实际上是一个字。

无论怎样,“朋”字的最初含义是与一串紧密串联在一起的物品(贝、玉)有关,引申为某种联系。

最初,“朋友”指血缘宗族,“好朋友”通过血缘这条线,如同贝壳一样联系在一起。但孔子将远来之人称为“朋友”,实际打破了朋友狭隘的血缘关系。人们的关系不再由狭隘的血缘串联在一起,而是靠某种更高的意义联系起来。

刘宝楠的《论语正义》引宋翔凤《朴学斋札记》说,“朋”即指孔子的弟子。《尚书大传》记载孔子说:“丘亦得四友”,孔子的“四友”即颜回、子贡、子张、子路。因此,有学者据此材料认为:“到孔子之世,师弟子已成为朋友这一社会组织的成员。”

应该说孔子谈到“朋友从远方来”,应该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自己而言,从远方来的弟子;另一层则是对已经在门下的弟子而言。无论是哪一层含义,这里的“朋友”都不再是以前狭隘的血缘宗法关系,不再依靠如同绳子一样的血缘串联在一起,而是依靠更高的意义世界的价值追求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共同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