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無人機“賽道”上湧入一大批躍躍欲試的“選手”,農業植保無人機作爲工業級無人機重要的垂直應用行業,更是引起諸多公司跨界佈局。萊盛隆同樣看中了植保無人機市場。2016年,在原有的智能手機配件業務的基礎上,萊盛隆增加了新的產品動力電池、無人機。

  不過,據瞭解到,由於萊盛隆植保無人機故障率高且售後服務未跟上,7月6日中午,多位植保無人機代理商選擇由黑龍江趕往萊盛隆東莞總部協商退貨。遭遇代理商維權,涉及金額超過100萬元。此時,距萊盛隆切入無人機業務僅兩年時間。

  植保無人機遭代理商維權並退貨

  報道顯示,本次維權事件起因在於魏華東、範金索等代理商向萊盛隆訂購了無人機用於農田作業,但據代理商稱,後續在合同執行過程中出現了萊盛隆未能如約交貨、交貨商品與合同約定不符、無人機在工作時出現“炸機”情況、與負責簽約的萊盛隆副總經理羅文星失去聯繫等問題。

  目前,維權代理商與萊盛隆副總經理羅文星已在公司總部見面,但雙方仍未就賠償問題達成一致意見。代理商要求萊盛隆退還無人機費用,並負責承擔一部分店鋪投資以及飛手培訓費用。萊盛隆方面稱,公司決定按照每臺無人機售價的一半進行賠償,各代理商手中樣機可自行銷燬,無需返廠。

  代理商表示無法接受萊盛隆的賠償方案,並表示,有更多的代理商從東北飛來了東莞,他們決定繼續在萊盛隆拉橫幅,並向當地警察求助。

  切入無人機領域剛兩年

  萊盛隆原本從事智能手機配件以及與智能手機配件配套使用的智能電子產品等的研發製造和銷售。2015年收入主要來自於移動電源、電池、充電器、藍牙耳機、數據線等。

  2016年7月,萊盛隆無人機事業部成立,標誌着其正式進軍無人機領域。2016年,萊盛隆來自植保無人機的收入共47.02萬元,佔總收入的0.40%。萊盛隆在2016年年報中表示,植保無人機計劃在全國各地進行推廣,在農業、果園等生產大省成立分公司及銷售網點,大力推動農用值保無人機的廣範圍使用,目前公司已接有訂單。

  萊盛隆在無人機業務上傾注較大精力。

  萊盛隆有專門的車間生產無人機產品,並在2017年成立了無人機學院。萊盛隆於2017年2月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河南萊盛隆電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認繳資本1000萬元,主要以農用植保無人機研發、檢測、生產、銷售以及飛手儲備人才培訓爲主,是南方“三一”工程示範基地,擁有來自國內北航、哈工大、西工大、南航等一流航空院校的技術支持和專家團隊。

  據萊盛隆介紹,其在黑龍江(東三省)、新疆、河南、山東、江西等地,全線啓動“三一”工程,併成功在東三省佔領了制高點,植保無人機4S店開始崛起;現有的三款產品爲:3WD-LSL-6-15L、3WD-LSL-8-30L、3WD-LSL-18-65L。

  萊盛隆稱,至今爲止,植保無人機行業裏飛機藥液載重最大限度爲10L,而萊盛隆第一代產品就實現了技術突破,3WD-LSL-6-15L型號無人機載重15公斤;3WD-LSL-8-30L型號無人機30公斤藥液載荷讓效率更高,實現了技術領先;3WD-LSL-18-65L型號無人機全國首創80公斤藥液載荷和自助巡航定位系統,成爲行業標杆,至今無人突破,併成功申請到電機專利,承重能力更強。

  不過,本次萊盛隆維權事件中,維權代理商稱,“期間有部分代理商收到了設備,但是作業起來飛不了多久就‘炸機’,這樣的科技如何保證田間操作的安全性,質量問題讓人堪憂。”

  多家上市公司佈局植保無人機

  在2017年中國農業植保無人機領域,龍頭企業大疆創新和極飛科技在無人機價格、性能方面展開廝殺,客觀上對植保無人機在國內的推廣起到助力作用。在業績方面,極飛科技方面宣稱,2017年收入超過3億元,並實現盈利;大疆創新總裁羅鎮華則於2017年年底在廣州財富論壇上表示公司計劃在未來兩三年不考慮盈利,以尋求在行業應用領域的擴張,尤其是農業植保行業。爲了趕上農業植保無人機的“風口”,發現有多家上市公司正在佈局該業務。

  2017年5月19日,隆鑫通用設立專注於農業植保等服務領域的重慶領直航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領直航),主要定位於大田植保。根據隆鑫通用2017年年報顯示,領直航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28.56萬元,淨虧損323.82萬元。

  2018年6月16日,隆鑫通用回覆深交所問詢函時表示,由於公司產品投入市場較晚,尚未形成規模化作業,相比目前植保行業主要採用的大疆、極飛、安陽全豐等企業產品進行植保作業(預計超過60%)的市場份額相比,處於起步階段。

  2017年萊盛隆短期借款3647萬元較上年同期上升40.65%,萊盛隆稱,原因在於本年度發展無人機業務,開拓市場,業務量增加,因流動資金週轉需要,增加了銀行貸款。大力發展下,2017年萊盛隆無人機業務取得不錯進展。2017年,其無人機服務費收入達到754.72萬元,佔營收的7.20%。

  植保無人機市場洗牌加速

  據瞭解,衆多上市公司之所以佈局植保無人機,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植保無人機背後廣闊的市場。我國是傳統農業大國,種植業、畜牧業規模龐大,但是在自動化、機械化、集成化發展方面距離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眼下,隨着科技發展,越來越多的植保無人機飛向了田間地頭。

  相對於傳統植保方式,無人機植保有着人機分離、省水省藥、作業效率高、克服地形不便等多重優勢。農業農村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5134號建議的答覆》中稱,“截至2017年底,全國植保無人機保有量達到14000多架,從事航空植保的服務組織已超過400家。據統計,2017年,全國植保無人機統防統治面積超過1億畝次,有人駕駛的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防治病蟲面積超過4000萬畝次。”

  到2025年,國內無人機市場總規模將達到750億元,其中行業應用農林植保約爲200億元,安防市場約爲150億元,電力巡檢約爲50億元,而用於航拍娛樂的消費級市場爲300億元。

  儘管我國植保無人機市場發展勢頭積極,行業標準、操作規範缺失,無人機用農藥劑型不配套,售後服務體系不完善,維修保養成本高等問題,仍然制約着植保無人機的推廣應用。此前由於缺乏相應的行業標準,植保效果難以有效評估,導致生產企業魚龍混雜,發展良莠不齊,產品質量和售後服務都沒有保障。

  有農戶告訴記者,“植保無人機是在2016年開始火的,到2018年上半年,已經出了很多植保無人機品牌了。但是目前大疆植保無人機在黑龍江市場的佔有率還是最高的,其次是極飛。這兩個品牌的無人機雖然也會發生‘炸機’,但是頻率比較低。而有些小品牌的質量和售後不行,發生故障的頻率相對高很多。”

  深圳市無人機行業協會副會長餘景兵告訴記者,“雖然工業級無人機市場前景很好,但是現階段市場拓展程度不及消費級無人機,主要是缺乏政策支持和行業標準。此外,在企業層面,很多領域,比如無人機巡線、植保等,技術並未完全成熟,部分廠家產品質量不穩定,也就容易發生炸機的情況。據數據統計,一些廠家的植保無人機返廠率甚至高達85%。”

  2018年6月1日,《植保無人飛機質量評價技術規範》(以下簡稱《標準》)正式實施,打響了植保無人機行業標準化第一槍。《標準》中針對無人機植保作業的實際情況,規定了環境適應性、自主控制模式的各向飛行精度、均勻性變異係數;同時考慮了人員安全、公共安全和機具安全等因素,明確了空機質量、最大起飛質量,規定了限高限速限距功能和電子圍欄功能等要求。

  業內人士指出,隨着《標準》的正式實施,有望加快化解我國植保無人機行業低端化、同質化的風險,大幅提升相關產品質量水平,切實提升植保作業效率、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同時,我國植保無人機市場也有望藉此實現新一輪快速增長,植保無人機市場洗牌將進一步加速。

  儘管此次代理商們要求退貨,但是對於他們而言,仍會選擇採購植保無人機進行作業。他們告訴記者,“目前正在接洽其他的植保無人機品牌,農村對植保無人機的需求太大了。”

  本文資料採編歸納於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編輯刪除。

  ▼

  或許你更感興趣的

  會是在這裏

  (聯賽將至 | 2018 X-FLY無人機競速聯賽北京長城站即將開戰)

  (大疆Phantom 4 Pro V2.0上手體驗【5iMX評測室】)

  (新手教你如何讓老婆沉迷於直機)

  (鐳速L574液壓裝載機遙控模型之場地測試篇)

  還有更多傳送門名單在等你

  關注5iMX公衆號,回覆它,讓它給你“好看”!

  QQ羣|小米|口袋| 輕風

  精靈4A|精靈4P|御|御鉑金| 悟1| 悟2

  M210|M600 | 飛行眼鏡|訓練

  關注我們會增加魅力值嗷

  今日頭條號ID:646385458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