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雙準則下淨利潤“冰火兩重天”,是什麼拖累了騰訊三季報? 來源:界面新聞

記者 | 林騰

11月14日,騰訊公佈了今年第三季度財報。營收方面,整體營收972.4億元,去年同期爲805.95億元,同比增長21%。

但在淨利潤方面,卻表現得“冰火兩重天”。

如果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公司持有人應占盈利爲203億元,去年同期爲233.33億元,同比降低13%。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盈利爲244.12億元,則同比增長24%。

爲何一個淨利潤的數據,會在兩種報告準則下相差甚遠?

首先先解釋一下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和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non-ifrs)的區別。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即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現時發佈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國際上的絕大多數公司都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披露業務和財務狀況。

而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是公司依據自身情況自行調整,目的是更好展示公司的實際經營狀況。通俗講,就是監管機構制定了一個範圍,讓上市公司在這個範圍內講業績,但有些公司覺得監管的範圍沒法把業績講清楚,講到位,於是又按符合自身特徵的方式講了一遍。

投資者們絕大多數的觀點認爲,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會更加準確地體現公司價值,因爲它能將公司非常規的一次性非經營性支出在報表中剔除,以反映公司實際業務表現。在公司一次性支出中,常見的比如員工的股權激勵,某項非主營業務突然減值等。

關於兩項報告準則下的數字差異,騰訊在財報中提到:

二零一九年第三季的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估盈利同比下降13%至人民幣203.82億元。剔除二零一八年第三季美團點評首次公開售股後所得公允價值收益、投資減值及若干其他事項後,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估盈利增長24%至人民幣244.12億元。

換句話說,騰訊投資業務的價值變動,是導致淨利潤從增長變成下降的主要原因。

具體而言,去年第三季度大衆點評上市給騰訊帶來了很大塊的投資收益,但今年沒有這項收益。除此之外,其他投資業務有可能也在減值,從而影響了利潤。

騰訊投資業務曾經是騰訊利潤增長的強勁力量,但今年三季度,這項業務受制於種種原因,導致貢獻利潤能力大幅度減弱。

除了沒有大衆點評這樣的被投資企業上市之外,騰訊投資上市的公司中,搜狗股價已經從去年6月的最高峯15.5美元跌至5.5美元,2019年第二季度歸屬搜狗的淨利潤爲2130萬美元,同比下滑35.8%。創夢天地在重回港股後,已經從今年4月份的9.7港元,跌至4.38港元。

投資業務在財務報表中被騰訊認定爲非持續性經營業務,其原因在於,騰訊本質上是一家互聯網公司,而不是投資公司。而投資的價值也是浮動,同時大多數是市場公允價值的表現,而不能最終體現在更能反映主營業務的利潤指標中。

影響投資業務減值的原因,其中有投資環境、經濟環境、港股和投資業務本身,騰訊與被投公司的協同等各方面的原因。所以把這項剔除調整後,再根據會計準則要求調整,最後得出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的財務數據。

騰訊財報也提到:

本公司的管理層相信,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財務計量藉排除若干非現金項目及併購交易的若干影響爲投資者評估本集團核心業務的業績提供有用的補充資料。

但無論如何,騰訊主營業務在中規中矩的情況下,投資業務並沒有像去年一樣爆發,從而最終影響了淨利潤。

11月15日,騰訊控股今日港股開盤報320美元,跌幅爲2.2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