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趙孟堅《歲寒三友圖》19方鈐印賞析

水墨畫「歲寒三友圖」。松針交互疊次,用筆尖挺勁拔,齊整又富於變化;梅花以細筆濃墨圈鉤花瓣,旁用淡墨襯染;墨竹撇葉,則有多處全補筆跡。松竹梅畫法各異,生動活潑,寫實又寫意。梅、蘭、竹石、水仙等喻文人清高堅貞品格爲題,而此類題材向被引喻爲亂世臨難而不失其德的高風亮節表徵。

印記款識: 子固,彝齋二方。趙孟堅字子固,號彝齋居士。

【收傳印】

1.希世之珍。

2.滎昌祕玩。

3.訓忠之家。

4.審定真跡。

5.希世祕篋。

6.天賴閣。

7.大榮。

8.子孫永保。

9.晚翠軒。

10.松石。

11.項元汴印。

12.子京父印。

13.希之。

14.子京所藏。

15.項墨林鑑賞章。

16.無聲詩。

17.一印不可辨。

趙孟堅( 1199- -1264),字子固,號彝齋居士,湖州人,爲宋秦王趙德芳後裔,宋太祖十一世孫,趙孟順堂兄,居海鹽,理宗寶慶二年( 1226 )進士,宋亡後隱居秀州(今浙江嘉興)下陳鎮。善詩,工書法,工畫水墨梅、蘭、竹、石,取法楊無咎,尤精白描水仙,筆致細勁挺秀,趙孟頻評價:“所作墨花,於紛披側塞中而就條理,亦一難也。” 仿米芾書畫船,東西遊適。一次從海鹽回湖州,帶着姜白石舊藏五字不損本《蘭亭序》,泛舟夜歸,至湖州升山,遇到風浪,船被掀翻,他立在水中,手中高舉《蘭亭序》說:“蘭亭在,餘不足介意也。”後來他在帖的卷首題了八個字“性命可輕,至寶可寶”。這本《蘭亭序》後來被稱爲“落水本蘭亭”。有意味的是寫《蘭亭序》的王羲之曾遊此山。南朝梁安吉人吳均的《人東記》寫王羲之到此升山而嘆日:“百歲之後,焉知我曾遊此?”於是在山上修建烏亭以志紀念,升山因此得名。這是一次很有意味的歷史遇合。傳世作品有《水仙圖》 《墨花圖》《歲寒三友圖》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