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52機羣飛回美國本土

美國空軍在全球長期部署,並定期執行戰略威懾任務。2004年以來,其戰略轟炸機部隊就會輪換駐守到太平洋中部的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這期間關島始終有美軍的戰略轟炸機部隊輪守,未曾間斷。近日美國空軍卻低調宣佈其駐守關島的B-52機羣已經撤離,並且沒有輪換的部隊進駐。

2020年4月中旬,美軍剛剛在關島公開展示了其前沿的戰略部隊:6架KC-135R空中加油機、5架B-52H戰略轟炸機、空軍和海軍版的全球鷹無人戰略偵察機各1架、以及MH-60S海鷹反潛直升機,共同在安德森基地的跑道上縱隊列陣,展示“大象漫步”。數天後的4月16日,這5架B-52H就已經回到了美國中部北達科他州的米諾特空軍基地。

美軍轟炸機在關島常駐的場景難再續

關島歷來是美軍對太平洋尤其是西太地區進行武力投射和威懾的重要基石。2004年開始美國空軍在關島開始不間斷部署B-52、B-1B和B-2A三種戰略轟炸機,半年一輪換,撤離時有其他戰略轟炸機部隊前來接替。這種規律性較強、時間持久並且具有相當程度實戰威懾意味的部署耗費大量資源,也形成一種可被捕捉的規律。而美軍戰略司令部發言人稱,美國空軍目前已轉變戰略,只在需要時將轟炸機從全球任何基地召喚部署到印太地區,平時則只停留在美國本土的基地。新的部署模式時長更短,並且時間不固定,具有一定的突然性較難預測。

美軍近年還在試驗將轟炸機部署到熱點地區(如太平洋、歐洲)的非常規地點進行部署。2018年美軍B-2A隱身轟炸機就曾在夏威夷的西卡姆聯合基地進行過短期部署,還在馬紹爾羣島進行過短暫起降。

B-52在韓國耀武揚威

實際上美國空軍的轟炸機海外定期戰略部署早就被特朗普嚴厲“批判”過,認爲在關島長期部署戰略轟炸機過於燒錢,尤其是還要與韓國進行鍼對性聯合演習期間的成本高得嚇人。特朗普曾宣稱,在關島駐守的戰略轟炸機連續飛行7個小時抵達東北亞,參與演習並投下價值數百萬美元的精確制導炸彈後就回去了——花費數億美元的演習“不公平”。

而美軍軍費緊縮的現實也是難以掩蓋的。在財政緊縮時,又加上了全球流性疫病的困擾,美軍在海外的部署顯得相當窘迫,尤其是羅斯福號航母因疫情的擴散而被迫靠港休整。所謂戰略轉換固然是美軍尋求新方式的一部分,但資金、現實條件的困擾下,美軍也不得不給自己遮下羞臉。B-52的“撤離”只是開端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