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薪階層的家庭不可避免會面臨經濟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家長能夠很好的控制情緒,避免發脾氣,避免給孩子傳遞焦慮,而是幫助孩子建立延遲滿足的能力,教會孩子自己努力爭取想要的東西,這個孩子就會積極樂觀健康向上。那麼,孩子在家庭中就能夠感受到溫暖和自信,他對自己的未來就會充滿期待,他就會更努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現階段的中國,大多數孩子的家長都是工薪階層,他們沒有海量可利用的人脈,更沒有充裕的資金。但是,工薪階層家庭的孩子出生之後,也揹負着父母極大的期望,他們渴望孩子將來能夠擁有比父輩多得多的資源和財富。

可是,對於普通家庭的孩子們而言,想要比父輩擁有更美好的未來,到底該怎麼做呢?


如果父母沒有出衆的才華,但是在平凡的工作中兢兢業業,對生活充滿了樂觀,儘自己所能讓小家庭更溫馨。那麼,孩子在家庭中就能夠感受到溫暖和自信,他對自己的未來就會充滿期待,他就會更努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如果平庸的父親在工作中受了氣無處發泄,回到家看孩子媽媽不順眼,找茬吵架,而受了委屈的媽媽不得不把火氣發泄在更弱小的孩子身上。

那麼對於這個貧困家庭的孩子而言,真是雪上加霜,因爲壓抑的家庭氛圍比貧窮更讓人喘不過氣來。


對於家境普通的孩子而言,本就沒有多餘的錢上課外輔導班,如果家長再不費心爲孩子營造輕鬆愉悅的氛圍,那麼,孩子成績怎麼可能會好?就更不用奢談寒門出貴子了。

工薪階層的家庭不可避免會面臨經濟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家長能夠很好的控制情緒,避免發脾氣,避免給孩子傳遞焦慮,而是幫助孩子建立延遲滿足的能力,教會孩子自己努力爭取想要的東西,這個孩子就會積極樂觀健康向上。

但是,如果把經濟的壓力,把對生活不滿的情緒發泄到無力反抗的孩子身上,那麼這個孩子也會消極的對抗生活,消極的應對人生。


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無法在經濟上做到讓孩子想出國就出國,想學習繪畫就學習繪畫,但是至少可以教給孩子樂觀的心態和自己承擔生活的能力,或者幫助孩子樹立爲目標而奮鬥的信心。

這樣的家庭成功的孩子比比皆是,農村出身、參加了3次高考考上北大的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從做小買賣起家的劉強東。所以,聰明的家長不那麼重視學歷,而是教會孩子變成一個終身的學習者。

因爲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只有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纔不會被社會淘汰,如果家長教會他們學習的能力,讓他們在走上了社會,走上工作崗位之後,保持持續學習的能力,這樣的孩子未來也必然不會差。

也有一些工薪階層家庭,對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考上大學。


可是,考上大學就意味着孩子未來一定會擁有一份滿意的工作嗎?

那些千辛萬苦擠進了年年擴招的大學的孩子,畢業之後依舊面臨着就業的壓力。因爲找工作的時候,老闆並不關心你畢業於哪一個大學,只會關心你能幹什麼,你能爲公司創造多少效益。

還有一些普通家庭出生的孩子,他們的父母覺得自己太過於平凡,但是希望下一代改變命運,因此對孩子的期望特別高,但這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只要下一代比我們更好,家庭的教育就是成功的。畢竟,路要一步一個腳印的走,階層也要一個一個跨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