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戰爭時期項羽和劉邦在滎陽成皋一線對峙時期,發生的兩次楚軍失利事件,導致局勢對項羽來說急轉直下,沒有了彭城之戰後取得的短期對劉邦的優勢,一次就是在項羽率部去打彭越,希望解決後勤糧道被襲擊的問題,結果留守成皋的曹咎貿然出戰,兵敗身死,另一次就是楚軍另一支主力部隊龍且所統帥的號稱20萬楚軍,在濰水之戰中被韓信擊敗,幾乎全軍覆沒,那麼在全局來說,楚軍已經失去了繼續和漢軍對峙的潛力,後面的戰爭進程大家就知道了,項羽兵敗垓下,於烏江自刎。
相對來說,曹咎戰敗的影響遠遠不及龍且戰敗的影響,龍且戰敗不僅讓項羽失去一位猛將,同時又令一支生力軍被消滅,韓信在齊地具備了威脅楚軍後方的能力,項羽向拉攏韓信,但是韓信是劉邦的“鐵桿粉絲”,可以說,濰水之戰韓信取勝,尤其是以較小代價取勝,的確是給項羽敲響了警鐘。那麼濰水之戰作爲統領一支主力楚軍的龍且是怎麼敗的呢?
首先就要說項羽分封天下後,和齊國的恩怨,項羽將在原齊國的地盤上大致劃分了三個王,膠東王田市,齊王田都,濟北王田安,其中田都和田安都有在追隨項羽的功績,當然,對於項羽來說,也並不希望自己的北方出現一個強大的國家,那麼三分齊國是對自己有利的,只是沒想到,此後田榮自己奪了三齊之地反楚,戰敗後,還有田橫豎起了反楚大旗,可以說在項羽分封諸侯之後,齊地消耗了楚軍元氣,幫了劉邦的忙。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之救彭城,追漢王至滎陽,田橫亦得收齊,立田榮子廣爲齊王。漢王之敗彭城,諸侯皆復與楚而背漢。
正是因爲項羽主力深陷齊地的時候,劉邦才能帶着聯軍攻破彭城,項羽率3萬精銳部隊回援,重創了漢軍,一直到滎陽一線,雙方纔開始對峙,而隨着項羽的重心轉移,齊地不在有足夠的楚軍威懾,田橫相繼收復齊國。
此時的齊國和楚國的關係就有些模糊了,敵對是敵對,只是不再那麼針鋒相對了,齊國向坐山觀虎鬥,而項羽則沒有實力兩線開戰,隨着時間推移,韓信率領的漢軍成爲了改變天下局勢的重要因素,韓信相繼攻滅魏代趙,兵鋒直指齊國,可以說,在那段時間,齊楚雙方算是暫時站在了統一戰線上,因爲他們的對手相同。
《史記.淮陰侯列傳》信引兵東,未渡平原,聞漢王使酈食其已說下齊,韓信欲止。
在韓信已經兵臨齊國西境的時候,酈食其已經提前去說服齊王了,而且貌似韓信還不知道,所以說有人猜測這是韓信劉邦之間的默契配合,爲得是快速拿下齊國,當然這只是猜測,記載是否真實沒人知道。
劉邦派人去說服齊國,項羽也應該派過人,只是按照那樣的局勢,齊王聽從酈食其的可能性更大,不是說酈食其有多厲害,而是齊國正面臨着韓信的大軍壓境,而沒有遭受楚軍的軍事威脅,個人猜測,即便齊王答應酈食其,投降於劉邦,但應該是迫於實事的威脅,韓信的軍事行動是必要的,只憑口水談下來的事情遠遠沒有用刀槍打下來的穩妥,而且今天齊王可以因爲局勢投降於劉邦,明天也可以投降於項羽,而韓信滅齊,就可以實現在從北方偷襲楚軍後路的戰略目的。
《史記.淮陰侯列傳》於是信然之,從其計,遂渡河。齊已聽酈生,即留縱酒,罷備漢守禦信因襲齊歷下軍,遂至臨菑。齊王田廣以酈生賣己,乃亨之,而走高密,使使之楚請救。韓信已定臨菑,遂東追廣至高密西。楚亦使龍且將,號稱二十萬,救齊。
韓信趁機拿下齊國大部分城池後,齊王向項羽求援,至此項羽派龍且率20萬楚軍北上救援齊國,此時項羽不想分兵也不行,不然自己的後路就會受到韓信的威脅,局勢發展到這麼個境地,楚漢除在正面戰場外,第二戰場成爲了決定楚漢對決的關鍵影響因素,濰水之戰就此拉開了帷幕。
濰水之戰的主戰場大致在今天的山東高密市附近,龍且帶着20萬楚軍和齊國軍隊在此匯合,而韓信所率部隊在濰水西岸駐紮,濰水在進入峽山後與渠河、浯河三河匯流,形成了現在的峽山湖,在這裏,龍且太過心急的打法,正好中了韓信的圈套。
《漢書.韓信傳》遂戰,與信夾濰水陣。信乃夜令人爲萬餘囊,盛沙以壅水上流,引兵半渡,擊龍且。陽不勝,還走。
韓信讓人在濰水上游進行堵截,河水可以徑流現在的汶河南流,猜測當時韓信應該並未完全堵截濰水,畢竟短時間內河水乾涸,就算龍且再大意也會發現的,而且韓信率部引誘龍且出戰時,也是渡河的,在假意敗走後,龍且趁機出戰。
當時楚軍中有人建議龍且不要出戰,而是堅壁清野,等到漢軍後勤出現問題,沒了口糧自然會撤軍,而且楚軍也可以趁機追殺,但是龍且直接否定了這個建議。
《史記.淮陰侯列傳》龍且曰:「吾平生知韓信爲人,易與耳。且夫救齊不戰而降之,吾何功?今戰而勝之,齊之半可得,何爲止!」遂戰,與信夾濰水陳。
龍且是大意輕狂嗎?也不完全是,因爲齊地顯然已經是楚漢爭霸的第二戰場了,勝負關乎全局發展,堅壁清野的打法雖然穩妥,但不利於項羽一方,你這次將他逼退了,但是並未重創韓信所部,那麼呆韓信所部休息補充後,還會再殺回來,你還堅壁清野,採取守勢逼退韓信嗎?戰事拖得越久對項羽越不利啊,雖說滎陽成皋一線劉邦也蠻艱苦的,但是人家畢竟後穩固的關中和巴蜀之地作爲支持,項羽所率楚軍遠征,後勤還遭受彭越的襲擾,在已是苦不堪言,所以說戰局拖得越久,對項羽越不利。
龍且只有重創韓信所部,才能夠騰出手來,去支援項羽,同時龍且說的也很清楚,只有打敗韓信,解除韓信對齊國的威脅,他才能從齊國地盤上划走一半,成爲楚國的地盤,這可能是龍且和齊王談的條件,畢竟誰也不是善人,20萬楚軍出征,總不能齊王一句謝謝就完事了吧,而且齊楚兩國還有種種恩怨,沒有好處龍且也不會太賣力。
那麼擊敗韓信對於龍且來說利益太多,可以奪取一半齊地,這就算是齊楚戰爭的一個了結了,還能穩固楚國的北境,避免楚軍兩線作戰的尷尬,所以說,龍且主張出戰的理由是充分的,只是實際實施中,被韓信給玩弄了。
《史記.曹相國世家》已而從韓信擊龍且軍於上假密,大破之,斬龍且,虜其將軍周蘭。
《史記.灌嬰列傳》東從韓信攻龍且、留公旋於高密,卒斬龍且,生得右司馬、連尹各一人,樓煩將十人,身生得亞將周蘭。
當時的軍事佈置應該是,韓信率部渡河去吸引龍且追擊,曹參灌嬰在河西岸埋伏,韓信在出戰後,龍且一度喜出望外,見韓信所率漢軍作戰能力一般,韓信的假意敗退給了龍且追擊的理由,龍且追擊暫且可以理解吧,之前就說了,他有擊敗韓信的內在需求,看到韓信前來送死是一定要出手的,而且說實話,濰水之戰的地形,並不適合大規模伏擊,那麼龍且追擊到濰水前都是沒有危險的。
龍且最大的問題是追擊渡過了濰水,《史記.曹相國世家》記載是在假密這個地方擊敗了龍且,指的是假密亭,只是假密亭具體在哪就不知道了,在峽山附近有一個趙戈村,曾在此發掘出一批漢代兵器,猜測可能是韓信大敗龍且的地方,也或者不是在趙戈村,就是在峽山以北的某個地點,濰水的寬度大概在300米至400米,當然這是如今的寬度,濰水之戰時期如何不得而知,濰水的作用就是爲韓信實施斬首行動提供了條件。
可以說龍且太大意了,你追擊可以,渡河也能接受,但唯獨不能接受的是,作爲主帥他把自己當作了先鋒了,20萬楚軍,雖說存在程度的誇大,而且追擊出戰的楚軍也未必是全部楚軍,但是必然是存在漫長追擊行軍情況的,龍且帶人對韓信緊追猛打,結果就是讓龍且失去了對這支楚軍的掌控能力了,他能掌握的只是自己附近的楚軍,也就是說一旦發生意外,他無法從全局做出正確的調度。
《史記.淮陰侯列傳》信使人決壅囊,水大至。龍且軍大半不得渡,即急擊,殺龍且。龍且水東軍散走,齊王廣亡去。信遂追北至城陽,皆虜楚卒。
而韓信要的就是這效果,在龍且率部渡河後,韓信掘開了上游的沙袋,湍急的河流很快衝散了正在渡河的楚軍,並且將楚軍一分爲二,尚未渡河留在濰水東岸的楚軍無法及時支援已經渡河的楚軍,結果就是,龍且帶着少數部隊,把自己送到了韓信主力部隊的包圍中,龍且被斬殺,而羣龍無首的楚軍,很快就投降於韓信了,齊王逃跑,韓信率部很快徹底平定齊地,可以說濰水之戰,韓信是利用戰術來了一次斬首行動,剩下的楚軍再能打也沒用了,可以說這支楚軍的高級軍官被一窩端了,沒人可以處理戰後的亂局,楚軍將士也無法各自爲戰,只能投降。
而且《史記.灌嬰列傳》記載,灌嬰還俘獲了“樓煩將十人”,樓煩春秋戰國時期北方的遊牧部落之一,也有說是西周分封的諸侯國之一的,趙武靈王在趙國推行胡服騎射就是看到了樓煩人善於騎射,戰力強悍這一點,趙國在擊敗樓煩後,收納了樓煩人進入趙軍,由此來看,楚漢戰爭初期,樓煩人仍然活躍在戰場上,而且基於樓煩人善於騎射的特點,可能存在一支主要以樓煩人爲根基的部隊,而這支部隊給了龍且,可見項羽多麼希望龍且能夠在齊地擊敗韓信了。
總的來說,濰水之戰,作爲楚漢戰爭的第二主要戰場,勝敗左右了整體戰局,龍且是有意快速結束和韓信戰爭,來換取項羽在全局主動的,只是個人指揮能力以及戰場嗅覺不強,中了韓信的圈套,可以說號稱20萬的楚軍,沒怎麼打就被韓信擊敗了,龍且的確是要負很大的責任,而龍軍戰敗,也越發的讓項羽陷入被動的局面,直至最後戰敗於垓下,含恨自刎。
參考資料《史記.淮陰侯列傳》《史記.項羽本紀》《史記.曹相國世家》《史記.灌嬰列傳》《漢書.韓信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