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先生在他的《围城》中讲了这样一个道理,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自从有了城市,乡村人便不断的涌入城市,然而城市生活真的那么好吗?在乡村与城市之间,有名气的城市就不用说了,但有名气的乡村并不被大家所熟知,比如说法国的巴比松村。

假如你厌倦了如今的城市,比如说北上广,你可以去中国的任何地方,假如你是艺术家,你可以从大自然中获取艺术上不竭的生命里,我们都来自大自然,回归大自然曾经成就了一个画派,在法国巴黎枫丹白露森林的入口处,以卢梭为代表的巴比松画派,让这个普通而荒凉的山村后还成为艺术家朝圣的地方!

巴黎无疑是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十九世纪无论是王朝复辟还是七月革命,这些社会动荡都影响了每位市民,在同一时期的英国与荷兰,风景画变得精致而写实,在提出"面对自然,对景写生"的口号中,一部分画家走上了以农村真实景象为描绘题材的独立道路,风景画开始被逐渐接受。

贫穷困苦似乎和艺术家分不开,无论是泰奥多尔·卢梭,还是在巴黎贫困潦倒米勒,他们最终都来到了巴比松这个村子,在面对自然的性灵与生命,他面显得异常敏感,佛家说,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在广阔的大自然,牛羊,虫蚁都显得真实而亲切,相对于巴黎的喧嚣这个无名的巴比松村显的更加安静!

米勒由于出生在农村,在巴黎学画期间,同学老师都瞧不起这个山里人,后来妻子亡故,他为了生存甚至为接生婆画招牌,在巴比松的27年中,他上午种田,下午作画,此时他对绘画已经成为了一种信仰,贫穷困苦没有阻挡的住他,最终《播种者》《拾麦穗》等名作如今陈列在他曾向往的艺术殿堂卢浮宫。

西安作为中国十三朝故都,南郊的终南山曾经成为很多才子的隐居之所,而法国巴黎的南郊50公里处的这个村庄就是巴比松,米勒对农民淳朴与善良的歌颂代表了这群画家对自然的热爱,山河,天地,成为主角,没有巴比松的风景画,就不会出现厄哈格尼的黄昏,梵高的麦田。

如今的巴比松充满了艺术气息,米勒作为“农民画家”他的小院如见显得安静而朴素,而艺术究竟应该走向何方,我们不知道?但自然的魅力将永远长存,劳动的力量将成为永恒。相对于巴黎的艺术中心,学院派与精英阶层的排斥巴比松无疑是一次艺术上的逆袭!他甚至影响了后半世纪绘画艺术的发展!

文学艺术,文学流派都促进了时代的发展,而优秀的作者及其作品都成为后世取之不竭的宝库,我们需要创新,但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不然显得有些空洞,笑谈古今文艺,抒写中外大家,在后面的日子里,更新陪伴您于生命的长河,畅游文艺殿堂,记得点上面关注,让我们做有价值的传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