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印象中美軍一直是高大上的存在,武器裝備更是世界頂尖。但其實美軍也是一直非常信奉實用主義的軍隊,也有不少土法練兵方式,比如最近美國媒體報道的登陸艇上裝榴彈炮的方式就是一個例子。

2019年4月24日至25日,美國弗吉尼亞州陸軍國民警衛隊第111野戰炮兵團第1營的部分人員在北卡羅來納州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勒瓊基地進行了代號爲“鱷魚行動”的水上火炮演習。這是一次不同尋常的火炮演習,在數艘美軍登陸艇上居然發射出了一枚枚榴彈炮炮彈。其實這是將M119型105毫米榴彈炮架在登陸艇上發射,可以在進行河流和沿岸環境作戰中組成一個機動火力支援系統。

這次出動的機械化登陸艇並不是海軍或者是海軍陸戰隊的,而是美國陸軍第7運輸旅第11運輸營的準備,這支部隊被陸軍同僚們稱爲是“陸上海軍”!

而參加演習的炮兵部隊是國民警衛隊第111野戰炮兵團,別看只是國民警衛隊,但卻是參加過諾曼底登陸的部隊。1944年6月6日,這支炮兵團還只是第111野戰炮兵營,隸屬於國民警衛隊第29步兵師,參加了慘烈的諾曼底奧馬哈海灘登陸作戰。當時這支部隊的火炮就架設在登陸艦艇上轟擊奧馬哈海灘的德軍防線。

據該部新聞辦公室通報,這次演習正好是自諾曼底登陸作戰以來該部第111次水上射擊任務。目前,第111野戰炮兵團1營是一支擁有105毫米的M119型榴彈炮和155毫米的M777型榴彈炮的綜合炮兵部隊,但是隻有相對老舊的105毫米火炮參加了這次的“鱷魚”行動。

在LCM-8型機械化登陸艇上安裝一門105毫米榴彈炮,最明顯的優點是機動性提升,並減少了牽引火炮投入戰鬥所需的時間,因爲直接將火炮架設在登陸艙中,可以直接發射。而在一般的操作概念中,登陸艇是將拖曳火炮的卡車一起釋放到海灘,然後還需要構建火炮陣地,這個過程就非常緩慢。此外,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不考慮岸灘的地形情況,登陸艇提供了一個穩定的射擊平臺。

二戰的時候,美國的登陸艇和登陸艦上往往都會佈置榴彈炮和火箭炮,甚至是在水陸兩棲車輛上搭載大口徑火炮。這些戰術中國在解放沿海島嶼的戰鬥中也借鑑過來,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在朝鮮戰爭後,美國陸軍就從正規的兩棲作戰中退了出來,將其讓位給海軍陸戰隊。但是隨後爆發的越南戰爭使得陸軍也不得不重視河流和沿岸登陸作戰。由於南越廣泛的河流和運河網絡,以及在湄公河三角洲深處難以找到合適地形來支持火力基地構築,因此水上火炮的想法在陸軍中重新流行起來。這些都是在殘酷的越南戰爭中血的教訓,有炮兵部隊在登陸的時候受到襲擊,而在登陸艇上射擊還能夠得到艇上機槍的掩護,更加安全!

美國第9步兵師爲湄公河地區的河流作戰部署了大量部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們使用了帶有105毫米榴彈炮的登陸艇,艇上還有生活設施和彈藥儲存,以提供更持久的火力支援。越南戰爭接近尾聲的時候,美國陸軍將其在河流戰爭中所學到的教訓編成了操作訓典,其中就包括在登陸艇上如何使用榴彈炮。1971年的一份手冊甚至描述瞭如何在登陸艇上使用155毫米的M109自行榴彈炮,簡直是喪心病狂啊!

目前重新撿起這種在越南戰爭中非常有效的作戰方式,主要是因爲考慮到太平洋地區作戰,或者是中東和歐洲等潛在沿海熱點地區作戰時水基火炮的潛力。相對於這種土法上馬的作戰方式,美國陸軍還曾經考察過芬蘭的迫擊炮登陸艇,即在登陸艇上裝一套雙聯裝120毫米迫擊炮和相應的自動裝彈系統。但是顯然這種昂貴的改裝並不能夠滿足美軍的大規模使用需求。

或許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LCM-8機械化登陸艇和老式牽引榴彈炮組成的“陸上海軍”可能還將是美國陸軍在沿岸作戰中能夠得到的主要支援火力。(作者署名:虹攝庫爾斯克)

《出鞘》完整內容請關注新浪軍事官方微信搶先查看(查看詳情請搜索微信公衆號: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軍事官方微信完整首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