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2018中國公益年會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作爲近些年籌款成績突出的國字頭基金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如何盤點和總結在公益慈善領域深耕多年的收穫與得失?如何看待新時代發展過程中公募基金會的責任與擔當?如何跨越公益創新與變革之路迎面而來的激流險灘?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理事長戚學森(網絡配圖)

“919大病救助工程”是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重點打造的公益項目(網絡配圖)

帶着這些問題,《公益時報》記者專程探訪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聆聽基金會理事長戚學森對基金會組織架構、具體實踐以及未來發展的闡述和暢想。

63歲的戚學森平時甚爲低調,很少接受媒體採訪,他說自己一向主張“少說多做”。

戚學森告訴《公益時報》記者,在他看來,理事長的工作就是三個核心要素:出思路+把方向+搖旗吶喊。他說:“理事長的任務是保證工作方向不跑偏,具體瑣碎的事不必插手,你什麼都管,別人還怎麼幹。”

說到投身公益慈善帶給自己的收穫,採訪中一直持重有加的戚學森有些掩飾不住的激動:“當我們真的能夠從‘小我’到‘大我’,最後走向‘忘我’,且因爲這種大愛,讓更多人受益的時候,一個人一生的價值才真正得以體現。他日回首往事,我們能夠因此而快樂、無悔。這是最寶貴的東西。”

一切以制度爲核心

《公益時報》:目前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內部工作架構是如何搭建的?

戚學森: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走到今天,是經過幾次不斷調整、發展演變而來的。最初它是一個小規模的基金會,隨着慈善事業的發展需要,我們的管理架構也有新格局。目前實行的是扁平化管理,實行理事會、祕書處、項目部的“三級管理 分級負責”形式。目前來看,這種“三級管理”還是富有彈性的,能夠適應我們作爲一家大型基金會的管理需要。

在此基礎上,我們下設八個部門,其中四個業務部門,四個綜合部門。我們的部門設置少而精,可謂集中“精兵強將”爲公益項目服務。但我們的內部工作架構也並非墨守成規、始終不變,而是會隨着社會發展形勢的變化和工作的需要適時進行調整。

《公益時報》:基金會在制度創新、去行政化以及法人治理結構等方面具體有哪些舉措?

戚學森:在這些方面,我們通過搭建工作平臺,以好平臺集聚好資源的思路展開工作。首先是爲社會公衆搭建參與公益慈善的平臺;二是爲愛心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搭建公益活動平臺;第三是爲困難羣衆求助社會搭建求助平臺;第四是爲小微社會組織合作交流搭建合作平臺。圍繞着這四個平臺的建設,眼睛向下,圍繞中心工作,以項目爲載體,來組合各種業務服務社會。基於這樣的思路來推進夯實工作,行政化色彩自然也就日漸消弭,我們的公益項目開展也愈加“接地氣”了。

比如說我們的“919大病救助工程”就是專門爲因病返貧困難羣體設計的公益項目。該項目無論從合作醫院的設立,救助資金的籌集,救助對象的篩選,以及項目審批、執行、監督等都集中到一個部門管理,一條龍服務。這樣做的最大特點就是反應快,打破了以往類似工作所需的層層審批帶來的工作流程慢和執行力差等不利影響,同時追責也很清晰。

再比如說,我們爲了推動募用分離,更好地發揮央屬社會組織的作用,搭建了小微社會組織交流合作平臺,專門設立了“梧桐成長計劃”項目。從小微社會組織的招募、聯繫對接直至培訓,還有資金的使用和監督,都在這一個部門處理。部門責任分工明確到人,我們稱之爲“責效掛鉤”。

作爲央屬公募基金會,去行政化之後的最大特質就是一切以制度爲核心,無論是機構運營還是項目合作,一切以制度爲建構和約束,有規可依。我們在基金會內部實行“權力分享制”,即分級授權,其核心是既提高工作效率又防止形成“一言堂”的不良局面,防範由此可能帶來的腐敗風險。

公益慈善核心旨在推動社會和諧進步

《公益時報》:當下中國公益組織正處於發展變革的大潮中,作爲社會福利基金會這樣一個大型公募基金會的理事長,你是否有壓力?

戚學森:壓力還是很大的。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對慈善事業越來越重視,社會對社會組織和慈善事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公衆參與公益慈善的熱情不斷高漲,受助羣衆對慈善事業的期待值和要求的標準也越來越高。

慈善組織在新時代要有新目標、新要求、新作爲。首先講到目標,究其根本,困難羣衆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就是我們工作的目標。我們現在關注困境兒童教育、困境老年人養老等社會問題,實質上關注的是人民羣衆美好生活權利的實現,唯有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才能最終實現社會和諧發展,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第二就是如何增強體制與外部環境的適應性。新時代的慈善組織,既有慈善組織結社爲民,非營利性的特點,又有社會企業經濟覈算自負盈虧的特點。沒有資金募集就沒有生命力,沒有項目輸出就沒有影響力,沒有成本覈算就沒有發展力。這一切都建立在體制機制科學健全的基礎上。只有主動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才能生存和發展。

第三就是建立科學靈活的內部機制。一個組織機制靈活才能充滿活力。僵化的、一成不變的機制束縛人們的積極性,這已經爲經驗所反覆證明。我們基金會在用人上不搞論資排輩,而是以能力爲核心。變選馬爲賽馬,誰有能力冒出來,誰就可以“扛大旗”。這種機制對人才是一種激勵和保護。

分配機制也是很重要的。要讓慈善公益組織從業者的辛勤付出獲得社會的肯定,他們獨特的社會價值得到社會的接納,他們應有的社會地位得到尊敬,分配機制是個度量衡。應當參照相關聯的行業水平確定他們的薪酬,使他們在這個城市中能過一種體面有尊嚴的生活。

《公益時報》:基金會理事長很大程度上是定調子、把方向的。具體工作中您怎麼考量這個問題?

戚學森:第一是善於謀劃新的事業成長點。就是通過深入基層,發現典型,總結經驗,繼而推廣,引導工作,推動事業可持續發展。第二是發現制約事業發展的困難點。理事長要有必勝的信心,同時要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鼓勵下屬支持下屬,幫助他們走出發展瓶頸。第三要關注給組織機體帶來風向的問題點。要警鐘長鳴,及時觀察和捕捉到“着火點”。要完善制度、扎牢制度的籬笆,同時遵章守紀要嚴,不能形同虛設,對違紀的人和事必須做出反應,營造一個依法辦會的好環境。特別是對腐敗風險的防範,要時時刻刻瞪大眼睛“零容忍”。總而言之,作爲公益機構的一把手,既要登高望遠,又要眼睛向下看,要善於從基層學習和吸收營養,引領事業發展。

從“小我”到“大我”,

直至“忘我”

《公益時報》:參與公益帶給你個人的收穫是什麼?

戚學森:簡單的可以用六個字概括:追求、責任和擔當。

追求就是個人內心對公益慈善的一種熱愛和嚮往,公益慈善工作在爲人民服務的過程中會帶給人精神的昇華和靈魂的淨化,也是自我人格完善的過程。因爲在這個過程當中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付出而不求任何回報。

第二,它是一種責任。促進社會文明進步,構建和諧社會,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人人爲我,我爲人人,是我們的追求。人們在相互的友愛中,促進了瞭解和信任。我能在這個崗位上爲人們的相互幫助提供幫助,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第三就是擔當。人是要有點精神的,我理解就是要擔當。我是一個老共產黨員,職務生涯有退休,爲人民服務沒有退休。慈善報國說大一點是對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擔當,說小一點是對自己作爲一個共產黨員所應有的擔當。

每個人最初進入公益慈善領域的時候,想法和初心都大相徑庭。但當你真正融入到這個充滿愛的洪流當中時,逐漸就沒有“小我”了,不知不覺中就會向“大我”蛻變,心裏裝的都是困難羣衆的事情,進而是“忘我”。就像鄭板橋詩裏寫的“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當我們真的能夠從“小我”到“大我”,最後走向“忘我”,且因爲這種大愛,讓更多人受益的時候,一個人一生的價值才得以更好地體現。他日回首往事時,我們能夠因此而快樂、無悔。這是人生最寶貴的東西。(文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