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又是一年立冬时节,这几天的天气倒也应了诗中的景,细雨绵绵,寒风呼呼,天气突然变冷。立冬之后,夜始长,水始冰,地始冻,冬天真的到来了。

冬季开始,树木凋零,凄凉之感便会油然而生。古人对立冬的景象留下很多笔墨,让小编带你一起来感受一下古人对立冬的感触吧。

《立冬》

作者: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不亏称作醉中八仙的"诗仙",本来冷的啥都不想干,但喝过温酒之后,却诗兴大发,将月色下的花影银光看成了茫茫初雪。

疑是地上霜,疑是银河落九天,疑是雪满前村……诗仙总能产生美好的错觉。

《立冬即事二首(之一)》

作者: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真正的霜寒还没到来,只见庭院里树叶半青半黄,这样的日子恐怕不多了。在冬天,人们只有寄希望于清香而高洁的梅花了。

《立冬》

作者: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秋风吹尽,黄叶丹枫,好一片荒凉的景象。今宵天寒,点一盏禅灯,遥看半轮明月,似比昨夜更寒。

看来立冬之时,犹是寒冷至,已到添衣时。诗词生态苑关怀送上,愿君温暖安康。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作者: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立冬霜过,天气变冷,枫叶飘飘,落了一地,凄凄冷意,却有霜华仍在。园内西风刮过,只有黄色的菊花傲然枝头,依旧盛开。“留连秋色带霜华”,立冬访菊原来是难舍三秋呀!

《立冬》

作者:紫金霜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残秋尽,冬未隆的日子里,正是在家围着火炉读书的好时光。就算此时屋外寒风肆虐,手捧一本诗书,慢慢读来,那也是岁月如馨,时光恰好。

《今年立冬後菊方盛开小饮》

作者:陆游

胡床移就菊花畦,饮具酸寒手自携。

野实似丹仍似漆,村醪如蜜复如齑。

传芳那解烹羊脚,破戒犹惭擘蟹脐。

一醉又驱黄犊出,冬晴正要饱耕犁。

亲手栽植的菊花在立冬后悄然盛开,这晚来的惊喜自然值得庆贺一番。烹羊脚、綮蟹齐,美味佳肴当前,再加上菊花秀色可餐,真是人生一大享受。“立冬补冬,补嘴空”,看来立冬进补,立冬养生的道理,古代文人一点也不逊色呀!

《立冬》

作者:陆文圭

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

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

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

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

冬天在秋冬交替之际,秋天的景象并未完全消尽,立冬踩着厚厚的落叶,既有秋的黄花、红叶,又有冬的寒冷衰懒,伴着纷乱的微寒,粉墨登场了。

《次韵古愚立冬日观菊》

作者:沈说

闲绕篱头看菊花,深黄浅紫自窠窠。

清於檐卜香尤耐,韵比猗兰色更多。

九节番疑今日是,一樽未觉晚秋过。

从教白发须簪遍,且任当筵作笑歌。

耐寒唯有东篱菊。对菊花来说,清寒不在话下。秋深渐入冬,红叶已随风,唯有黄花独带露,除了赏其傲骨气,诗人在立冬这一天访菊观菊,以欣赏它的不凋性情,还有一层留恋秋色的意味。

秋尽冬来,寒风料峭,万物收藏。

立冬之际读着这些有关立冬的唯美诗句,一丝暖意在字里行间弥漫开来,自是一番惬意与诗情。窗前負暄,逐光暖行。唯愿这个冬天少些寒意,心间温暖!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