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賽季,羅傑斯率領的萊斯特城表現相當驚豔,賽季停擺之前,藍狐穩居積分榜第三位,從當前的勢頭來看,他們很有可能會奪得下賽季歐冠聯賽的參賽資格。不過從1月下旬開始,萊斯特城的表現便極不穩定,8輪聯賽僅剩兩場,聯賽盃還被阿斯頓維拉淘汰。其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需要羅傑斯認真對待、解決,才能爲下個賽季的征戰打下堅實基礎。

中場“雙核”驅動,讓羅傑斯有了更多的戰術選擇

萊斯特城能夠打出驚豔的表現,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羅傑斯的“後發制人”。前29輪聯賽,萊斯特城共58個進球,其中有37個進球是在下半場打進,接近總進球數的2/3。藍狐總是能夠通過上半場的試探,找到對手的弱點所在,而後在下半場制定針對性的戰術部署,佔據場上主動並擊潰對手,由此也就有了“下半場惹不起”的表現。

中場調整的效果如此之好,除了羅傑斯出色的戰術素養,還要得益於能夠支撐起不同打法的多面性陣容配置,這是一支球隊能夠屢屢反制對手的基礎。其中,賽季初用賣掉馬奎爾的資金買來蒂勒曼斯是十分關鍵的一步棋,比利時人的加入,不僅增強了藍狐中軸線的實力,還讓球隊中場的站位更加靈活,使得羅傑斯戰術體系中的套路更加豐富。

主場對陣切爾西的比賽,就是十分典型的案例。雖然呂迪格的兩次頭球破門讓萊斯特城僅僅收穫了一場平局,但是羅傑斯在比賽中的調整以及球員們的戰術執行均相當出色。上半場比賽,萊斯特城共7次射門,只有1次射正,前20分鐘一度被切爾西完全壓制;而經過中場調整後,藍狐下半場同樣獲得7次射門機會,射正次數則提升到3次,還打入了2個進球。

另外,在下半場,切爾西的射門次數、質量以及控球率較上半場也有了明顯下降,這些數據清晰地展示出羅傑斯中場休息時的調整效果。藍狐主帥的調整重點,在於麥迪遜和蒂勒曼斯的角色變化。上半場,兩人扮演的都是中前衛角色,雖有喬杜裏在後方策應,但兩人很難擺脫切爾西中前場的糾纏。球隊能夠在後半段暫時扭轉局勢,主要原因還是切爾西攻堅不力所留出的反擊機會。

而下半場,羅傑斯安排麥迪遜回撤,在後場推進時與喬杜裏臨時組成雙後腰,確保中後場的穩定運轉。這讓與麥迪遜對位的坎特一度十分尷尬——若是依舊保持貼身盯防,那麼後場將留出空當;若是不跟防,那麼麥迪遜將獲得極大的出球空間。萊斯特城第一個進球,便是麥迪遜在無人盯防的情況下快速向前出球,讓球隊實現了進攻提速。

萊斯特城的這個進球,可以說是本賽季戰術體系的縮影。中場雙核讓羅傑斯完全可以根據場上形勢進行靈活調整。對陣切爾西,他安排與坎特對位的麥迪遜回撤,打亂了藍軍的中場部署;而在對陣紐卡斯爾聯時,則是蒂勒曼斯回撤甚至一度拉邊,讓球隊擊潰了喜鵲軍團的防線。

常用調整套路遭遇針對,萊斯特城表現失去穩定性

不過,萊斯特城從1月下旬開始,表現便不如賽季上半段那般穩定,在聯賽中僅僅戰勝西漢姆聯和阿斯頓維拉兩支保級隊,聯賽盃還被阿斯頓維拉爆冷淘汰。在沒有拿下的比賽裏,除了像對陣切爾西這樣因爲定位球防守失誤而喪失好局的比賽,更多是因爲戰術打法被對手壓制而難以取勝。顯然,後者是十分危險的信號,需要引起羅傑斯的高度重視,否則球隊很難保持住穩定的表現和戰績。

主場被切爾西逼平後,萊斯特城又緊接着在客場與狼隊戰平。雖然都是平局,但場上形勢卻完全不同,對陣狼隊,藍狐在場上處處受制,球隊控球率接近60%,射門次數只有9次,自己的後防線卻給狼隊留出了15次射門機會。狼隊在比賽中所採用的應對辦法相當有效,羅傑斯把上一場的戰術套路都用了個遍,可球隊依舊未能掌握場上主動權。

麥迪遜回撤,狼隊便向左路驅趕

蒂勒曼斯回撤,狼隊便向右路驅趕

比如在下半場,羅傑斯再次安排麥迪遜回撤中場策動進攻,而且相對於上一場比賽,他還增加了兩名中前衛在縱向反覆撕扯的打法——蒂勒曼斯在比賽中也要經常回撤拿球,與麥迪遜完成角色互換,通過兩人的頻繁換位,撕開狼隊外圍防線的缺口。但狼隊主帥努諾的準備相當充分,無論誰回撤拿球,中路的防守球員都不會盲目跟出,以此將萊斯特城的進攻擠到邊路,再利用邊路的人數優勢將藍狐的攻勢瓦解掉。

上圖是巴恩斯在兩場比賽中的觸球位置對比,與對陣切爾西的比賽相比,他在肋部威脅位置的拿球次數明顯減少,這也是萊斯特城進攻威脅度下降的直觀反映——當麥迪遜和蒂勒曼斯之前有一人回撤拿球,那麼球隊在肋部的攻擊力量也將隨之削弱,想要繼續保持足夠的進攻壓力,需要巴恩斯和阿約塞-佩雷斯這兩名邊路球員在肋部展開攻擊。而巴恩斯在對陣狼隊時被牢牢地鎖定在邊路,很難與瓦爾迪形成呼應,大幅減弱了麥迪遜回撤的作用。

之後萊斯特城被逼平或者輸掉的比賽,對手所採用的戰術與狼隊大致相同,這表示,對手們已經找到了有效的應對戰術,對萊斯特城來說,這是個非常危險的信號。如果戰術體系無法及時調整,那麼球隊不僅會在剩餘的賽程中要遭遇更多針對,若下賽季能夠參加歐冠,無謂的消耗還要有所增加。所以,羅傑斯必須得儘快將問題解決掉,這對他來說,也是一次十分嚴峻的考驗。

突破戰術體系瓶頸,需要補強邊鋒位置實力

從1月下旬之後的比賽來看,萊斯特城的戰術套路已經逐漸被對手摸透。如前文所言,萊斯特城習慣在上半場用常規戰術來試探對手的薄弱環節,可如今,這套常規戰術的試探效果已經越來越小。

常規站位很難打開進攻局面

以狼隊爲例,努諾的應對戰術非常簡單,就是在保證防守硬度的前提下,採用擴張性的防守方式將萊斯特城的鋒線和衛線分隔開,再利用三中衛來切斷瓦爾迪和巴恩斯、阿約塞-佩雷斯之間的聯繫。整個上半場,萊斯特城全隊拿球376次,而瓦爾迪只有6次。鋒線得不到有效支援,便很難保證攻擊火力,很難通過持續不斷的威脅進攻來搜索對手的薄弱環節,反倒是自己在進攻端的不足,在久攻不下中被暴露得一覽無餘。

從上圖的對比中,不難發現萊斯特城左右路發動進攻的方式幾乎雷同,都是中前衛和兩名邊路球員所組成的三人進攻小組。如果沒有中路和弱側的呼應,那麼對手只需在邊路投入相等的防守人員,便可成功阻擋住進攻推進。這便是萊斯特城常規戰術的尷尬之處——進攻體系倚重與麥迪遜和蒂勒曼斯的推進,可兩人在場上的作用過於相似,而且在兩人在平行站位的時候,聯繫遠不如下半場一前一後站位時那樣密切高效,在無形中減輕了對方的防守壓力。

因此,即便恩迪迪傷愈,羅傑斯也一直將喬杜裏作爲後腰位置的首選,以增強中路的進攻力量,但防守硬度也由此被大幅削弱,成爲球隊後防線的不穩定因素。

這一問題,是邊鋒球員在戰術體系中作用有限所帶來的。從理論上來講,羅傑斯的4141體系在比賽中完全可以變成433或者4231,可從實際來看,萊斯特城的變形主要集中於後者,主要原因就是兩名邊路攻擊手並無勝任433體系邊鋒的能力。以前文提到的巴恩斯爲例,英格蘭人其實更像是一名英式邊前衛,想要執行肋部攻擊,得靠隊友給拉開空間,如果隊友受阻,很難指望他能站出來解決問題。

至於阿約塞-佩雷斯,在功能上要比巴恩斯強一些,但在打硬仗方面,他的能力並不比巴恩斯高出多少。兩名邊鋒在能力上的限制,讓羅傑斯在調整時,只能選擇將陣型變爲4231。隨着時間的推移,對手們便能找到應對之道,像狼隊這樣把攻勢向回撤球員所在一側驅趕的戰術,便是相當有效的策略。所以,想要在下賽季有所突破,羅傑斯需要針對邊鋒位置進行補強。

結語

總體來說,萊斯特城表現下滑,還是陣容實力不足所導致。以歐冠球隊的標準衡量,球隊的一些位置無論是主力球員的能力還是陣容深度都還存在一些距離,如果不想重現上次征戰歐冠時聯賽一度調入保級行列的尷尬局面,那麼他們在夏天的轉會窗口還需要有一番作爲。當然,在補強陣容之前,更重要的是要留住麥迪遜等骨幹力量,這就需要球隊向球員們展現出自己的雄心壯志,希望羅傑斯能夠在休賽期儘快想出解決辦法,爲下賽季的征戰奠定堅實基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