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从保守、羞涩的东方,到更为开放、自由的西方,

“女权”已经成为了一个讨论最为广泛的话题,

最为直接的体现,便是在全世界的影视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女性崛起的题材内容。

韩国的《82年生的金智英》,探讨了女性婚后育子的精神世界与生活追求,

去年,我们的国产剧也有《我的前半生》这样的双女主的佳作,也有女性在困境中挣脱和奋斗的电影《送我上青云》。

还有美剧《超感猎杀》中,

非常大胆的让保守的印度女孩,同时在印度高富帅和德国男友之间挣扎......

还有黑暗少女,通过校园生活与精神世界,去探讨人性的泰剧《禁忌女孩》,

这对于精神内核和表达上较为腼腆、害羞的东南亚来说,近几年的影视作品,绝对是一次不约而同的女性题材井喷。

相比东方,西方对“女性觉醒”的展现,更直接,也更多元化,

今年刚回归的《杀死伊芙》就是两个与众不同的双女主日记,

一个是精致、可爱又变态的美女杀手,一个是表面邋遢、颓废,内里对犯罪有着莫名深刻热情的中情局警员。

两个人的相爱相杀,构建出了女人一种超越了普通的嫉妒、仇恨、友谊的感情,

构建了双女主之间,更复杂的一种理解和依恋。

而《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中,则是没有那么先进和自由的复古时代里,

家庭主妇是如何渐渐觉醒,认识到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并且找到自己存在价值和追求的意义。

和时政息息相关的《傲骨之战》、或是《大小谎言》,

几位奥斯卡影后,带你见证了中产女性那些平淡日子里的刺,

《使女的故事》是构建于反乌托邦社会的预言剧:

女性的身体究竟是不是自由的?

究竟书本是我们的武装还是高跟鞋?

《使女的故事》是过去,是现在,还是未来?

还有最近大热韩剧《夫妻的世界》,

改编自原版英剧《福斯特医生》,一个优秀的中年女性被出轨的故事,

当我们以为福斯特医生在最后完成完美的复仇之后,却发现:

这个世界从来未对女性容易过,当她要强时,全世界急着摧毁她,只有当她流露出懦弱的一面,全世界才会为她动容。

总体来说,

西方的女性题材,更侧重于去描绘当女性面对外部力量的压迫时,是如何抗争的~

而今天,红颜秀影要为大家重磅介绍的这部由“大魔王”凯特·布兰切特主演的新剧:

《美国夫人》

该剧则是用一种非常“危险”的立场,去展现理性主义的发展:

让女权主义的代言人去饰演“保守派”代言人菲利丝,

男人既是她的同盟,在关键时刻又是她的对手,追求女权主义的女人们既是她的宿敌,也是最了解她的人。

用保守主义、反女权的眼光去看待“女性主义”,

这个切入点,是不是既危险又新颖?

而《美国夫人》更是在豆瓣上获得了9.1的高口碑评价。

20世纪70年代,保守派活动人士菲利丝,领导了一场反“平等权利宪法修正案”运动,

通过她与几位女性主义者,共同见证70年代文化战争中最重要的一场攻坚战,是如何永远地改变了美国当代政治版图。

首先,从切入点和选角上来讲,《美国夫人》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当99%女性题材剧集,将女主角设定为暗度陈仓的隐秘谋士或又美又飒的大佬时,

“大魔王”饰演的菲利丝却是一个复杂的“反派”。

她反对女权主义、她不满女性黑人去竞争总统,

她反对同性恋平权以及反对堕胎合法化,她甚至在女性沙龙中宣传:

“那些女权主义者是要我们去放弃我们做家庭主妇的权利吗?”

听了这一串形容词,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个女主角简直是个有厌女症的奇葩?

但是这个角色的复杂性在于她并不是个在家中无所事事、卑躬屈膝的普通家庭主妇,

她在那个复古时代就毕业自名牌大学,还学习的是航天科学和燃料这样硬核的专业。

她也是保守派里最重要的女性说客,

她高大美丽,总是穿着低饱和度,优雅温柔的西服和半身裙套装,

她将家庭和事业兼顾的非常到位,和成功的丈夫相处愉快,

飞到华盛顿去和男性政客们一同商榷政治,在妇女沙龙中游刃有余的开会、开着活跃气氛的玩笑,

当她和男人们讨论政治时,能非常细致的将男人们都没记住的法条背下来。

那这是不是一个绝顶聪明又非常努力的人选错了方向的故事?

其实《美国夫人》已经探讨到了一个相对更深的层次,那就是:

看似相对立的两面内,往往也有相似的地方,

两者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并且这世上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的错误。

其实第一个观点在追求“女性完美主义”的《傲骨之战》第三季里,戴安就曾发现:

好像“川某”执政就是失败,而“希姐”上位则是完美,

其实并非如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川某”的浮夸和不靠谱,反而造就了米兔运动和女性、少数族裔、同性人群的振奋。

在《美国夫人》中,

如果菲利丝不宣传自己的观点,从她的外貌和一举一动上,你几乎会以为她是个完美的女性主义者,

她美丽、兼顾事业和家庭,她双商极高,她在家庭主妇和政客精英中无缝切换。

这位“反平权宣言”的女人对《平权宣言》的批判也并非不无道理,

她说她不反对女性外出工作,她反对的是人们向家庭主妇开战,

似乎一个女人如果没有自己的事业,只是在家相夫教子就是一个彻底的女loser,

这是不是跟现在的很多女权观点不谋而合?

当今的主流观点是不是都是,

女人最大的价值就是有自己的事业,有和男人一样的成就和能力,才算真正的成功?

而实际上,

当时在美国有60%的女人的身份都是家庭主妇,她们照顾着一个大家庭的起居,保持着自己的美丽,

成为了国家一道柔美的风景线和一个家庭的后援。

有想去参加总统竞选的女人,就有想要留在家中温柔美丽的女人,

极其支持或极其反对一个观点,都会让其走向狭隘和极端,

比如女性也要强制参军,让当时很多家庭主妇都吓坏了,

“平权”当然是好事,但这不是让女人变成男人,让女人抛弃所有的女性特质:温柔、贤惠、美丽、亲和力……

在2020年的《狩猎》里有这样非常讽刺的一段,女主角举着枪问女权主义者:

“女士,请问你认不认为自己是女性就该被赦免?”

“并不。”

于是下一个镜头,女主角干净利落的解决了这个女反派。

这是对极端女性主义的一种有趣嘲弄:

你不能既要求平等,又要求优待,

很多女性一般要求有男人一样的待遇,又只做着一半男人该做的的事。

而作为“反女权者”的菲利丝,,她身上却有一种让人迷惑的“女权气质”,

比如扎堆在男人帮中讨论政治,当她发言完被忽视时,其中的一个政客直接说:

“麻烦你帮我们做一下笔记好吗?”

那种从骨子里根深蒂固的对女性的“低能化”,让反对平权宣言的菲利丝也倍感不适。

在一个对准菲利丝的长镜头中,

她一边紧紧地盯着那堆谈天阔地却连宣言都没有看过的男人,一边脸上还保持着她作为女性优雅从容的微笑,

眼底里却是失色、失望、不适……

一个女性穿着玫瑰灰粉色的套装裙,

想要在男人俱乐部中发表自己为何反对《平权宣言》的行为,是不是本来就是一种矛盾的女性主义呢?

所以相对应的两面中往往就有一个微妙的相似点,而《美国夫人》展现的非常深入,

不论是菲利丝在精疲力竭的回家后,一边抗拒,一边又无奈地伺候丈夫,

还是当丈夫不满菲利丝过多的投入她的政治宣传时,她的失落不满和想要拼命的权衡,

其实都反映了这个“家庭主妇”对政治的渴望。

所以,当我们持有一个观点时,

应该在坚持的同时,同时尊重对立的观点,甚至能从对方身上汲取些什么,

这就是伏尔泰的一句话为何永恒经典的原因: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守护你说话的权利。”

因此,女性主义的对立面或者敌人,不是男人,

而是我们既能融洽要去竞争美国总统的黑人女性,又愿意去欣赏那些在发廊烫头穿着温和套装裙忙碌在厨房的家庭主妇,

女权的目地不是要将女人变成男人,

而是包容个体多样性、给予女性足够自主选择的空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