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大臉媽在微博刷到了這條新聞:根據《電訊報》13號發佈的消息,比利時9歲的男孩勞倫·西蒙斯在年底即將完成他的大學學業,拿到電子工程學位,而且美國的大學教授們已經紛紛向勞倫發出邀約,表示願意提供碩士課程甚至博士課程,勞倫的父親透露他們可能會選擇牛津大學。寬泛的橫向比較是指家長心裏要了解對應年齡段的孩子大致應該具備哪些技能及知識,幫孩子把好一個大方向即可,以免陷入“無標準自由放養”的狀態,如果任憑孩子隨着自己的性子發展,由於自我管理意識與能力還不足,他們很可能會偏離正確的方向。

今天大臉媽在微博刷到了這條新聞:根據《電訊報》13號發佈的消息,比利時9歲的男孩勞倫·西蒙斯在年底即將完成他的大學學業,拿到電子工程學位,而且美國的大學教授們已經紛紛向勞倫發出邀約,表示願意提供碩士課程甚至博士課程,勞倫的父親透露他們可能會選擇牛津大學。

9歲男孩大學畢業破世界紀錄,當媽的我一點兒也不羨慕

就是這個小男孩兒哦~

9歲的勞倫目前已經刷新了10歲最年輕大學畢業生的世界紀錄。回想自己的9歲,大臉媽還窩在小學裏學習加減乘除呢,看了勞倫在學習上一路升級的經歷,更是驚掉下巴:

4歲上小學,6歲畢業——

很多娃在4歲的時候還在爲了不去幼兒園而哭鼻子鬧情緒呢,6歲也就剛剛邁進小學校門,而同齡的勞倫卻已經畢業了!

6歲讀中學,8歲中學畢業——

很多十幾歲的孩子花了6年都還不一定學好的中學課程,6歲的勞倫只用了兩年就完成了!

今年3月才上大學,到12月曆時9個月就完成大學課程,拿到電子工程學位——

通常二十歲的孩子要花四年才能修滿學分呢。

9歲男孩大學畢業破世界紀錄,當媽的我一點兒也不羨慕

他的腦袋太可怕了吧?

震不震驚?大臉媽是萬分震驚的。

羨不羨慕?大臉媽一點兒也不羨慕,說不羨慕並不是“酸葡萄心理”在作祟,而是因爲深刻地明白:別人家的孩子是別人,跟自家的娃沒有可比性。

別人家的孩子,到底要不要比?

有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在中國有8成以上的父母喜歡拿自家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比較式教育比比皆是,大臉媽還記得自己的學生時代“比學趕超”是一句非常流行的督促學生上進的口號。

教育專家卻表示,鼓勵孩子的方式何其多,比較是最不明智的一種。雖然父母的初衷是想借比較讓孩子發現差距從而鼓勵孩子,卻沒有意識到這往往會讓孩子變得自卑,覺得自己就是比不上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每次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過後,帶給家長的感覺也並不美好,既然如此,又何必自尋煩惱呢?

9歲男孩大學畢業破世界紀錄,當媽的我一點兒也不羨慕

世上很多煩惱都是庸人自擾

繞開“別人家的孩子”,如何激勵出優秀的孩子?

1.精準縱向比較

所謂縱向即孩子自己現在與過去的比較,比書法寫字爲例,從孩子開始練字之初,爲他保留好每個階段的成果,每過一段時間將最新的作品與先前的作品進行對比,與孩子一起發現TA的進步與成長,讓孩子體會到進步的成就感,自信心得到強化,主動性也會越來越高,每次學習也會更加地努力與用心。

2.寬泛橫向比較

寬泛的橫向比較是指家長心裏要了解對應年齡段的孩子大致應該具備哪些技能及知識,幫孩子把好一個大方向即可,以免陷入“無標準自由放養”的狀態,如果任憑孩子隨着自己的性子發展,由於自我管理意識與能力還不足,他們很可能會偏離正確的方向。

3.建立合理的目標,以期待贏得幸福感

父母與孩子共同確立可衡量的目標,比如一個月內在學校裏拿到5次小明星、挑戰30天內背會30首古詩等,有明確的任務目標和時間節點。

屆時如果孩子沒能達成,也不要責怪TA,而是要與孩子一起分析原因,並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如果孩子達成了目標,家長一定要及時給予肯定與獎勵,獎勵不一定是物質,還可以是愛的擁抱、親子對奕等各種讓孩子能夠體會到幸福感的形式,因爲更多時候,賞識與認可比物質更能激發孩子的成就感。

9歲男孩大學畢業破世界紀錄,當媽的我一點兒也不羨慕

家長們請把目光從“別人家的孩子”身上收回,聚焦自家孩子,以激勵觸發TA無窮的自信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