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小朋友们查看吃货新天地的早晨分享,今后我们一定会给大家分享不同的观点,让你走进历史的海洋
什么是一个城市的文脉?
文脉是一座城市的历史缩影,亦是一座城市的文化风貌。
文化是传承历史文脉的力量。一座城市的历史是什么?是一首关于她的诗歌,是一座关于她的建筑,是一种关于她的风情……
有着2400多年悠久历史的宜昌,是古代楚文化和巴文化的发祥地、交融地,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和民族团结使者王昭君的故里。
她的文化源远流长,如同滚滚长江,延绵不断,奔腾不息。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挥毫洒墨讴歌宜昌,留下了无数瑰丽华章。
而如何让这些镌刻时代记忆的古诗词在当下依然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是每一位热爱故土的宜昌人心底的小小憧憬与愿望。
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键盘已然取代了笔墨,微信也取代了书信,步入社会,自己写字的次数开始变得屈指可数。但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载体和象征之一,承载了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书法艺术依然是我们传承传统文化,铭记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宜昌境内的书法篆刻艺术历史悠久。宋代大书法家苏东坡、黄庭坚等都曾在夷陵留下过墨宝,三游洞内黄庭坚的摩崖石刻可以为证。清朝时期,据《宜昌府志》、《东湖县志》等记载,有顾槐,李士开、王世恩、张正丙、黄忠麟等书法名家。
特别值得一提便是大书法家杨守敬,他是宜都陆城人,是清末民初时期的著名学者、书法家和藏书家。1880年至1884年任驻日钦使随员期间,在日本传道授业,成为日本现代书道的开山鼻祖,日本尊奉他为“日本书道近代化之父”。
时至今日,宜昌的书法篆刻艺术依旧人才辈出,硕果累累,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2019年8月3日,艾肯创创社区团队邀请三峡宜昌老中青三代知名书法家挥毫泼墨,采用各自最擅长字体风格,分别书写古代文人墨客赞颂宜昌的诗词歌赋,共同为传承宜昌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借先贤文墨之书香,传现代书法之神彩,感受千年诗歌文化与书法艺术相结合产生的无穷魅力。一点一拂,动笔皆奇,笔走游龙间,赋予古典诗词新的生命。
山明水秀,依江而建的宜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茶树发源地之一,早在秦汉时期茶叶就从巴蜀传到宜昌。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著有“山南,以峡州上,襄州、荆州次,衡州下”;宋朝著名诗人欧阳修担任夷陵县令期间亦曾写诗夸赞到“春秋楚国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
清道光年间,广东商人犯钧大福在五峰渔洋关传授红茶采制技术,设庄收购精制红茶,运往汉口再转广州出口。渔洋关自此一跃成为鄂西著名的经茶市场。“宜昌红茶”也因此享誉海外,至今深受国内外人民喜爱。
今后我们一定会给大家分享不同的观点,让你走进历史的海洋,非常感谢你们的观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