蟄伏近三年,深圳國中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國中創投”)開始迎來收穫期:截至目前,基金已經有四個項目通過IPO、上市公司併購等方式實現退出,已退出的項目平均收益率達到了290.74%。其中,被投企業邁瑞醫療於10月16日成功登陸深交所,創下了創業板最大募資額。

作爲創投“國家隊”,國中創投來頭不容小覷:目前受託管理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總規模600億元)的首隻60億元的實體基金——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深圳有限合夥)。據國中創投首席合夥人、CEO施安平介紹,該基金由中央財政出資並引導地方政府、國有及民營資本共同出資設立,是國內首隻完全市場化運作的國家級政府引導基金

國中創投首席合夥人、CEO施安平

自2015年底成立以來,國中創投一直在創投圈保持極高的活躍度。截止至2018年11月30日,基金總共投資了105個項目,投資金額超過29.62億元人民幣,涉及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互聯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多個行業。肩負着不凡的使命,國中創投開啓了政府引導基金的一次特色嘗試。

而施安平的目標很清晰,要將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深圳有限合夥)打造成爲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地方實體基金的典範。

從深創投到國中創投:創投“老兵”的新旅程

2015年9月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

按照當時的會議決定,中央財政通過整合資金出資150億元,創新機制發揮槓桿作用和乘數效應,吸引民營和國有企業、金融機構、地方政府等共同參與,建立總規模爲600億元的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通過設立母基金、直投基金等,用市場化的辦法,重點支持種子期、初創期成長型中小企業發展。

“到了12月3日,國務院召集五個相關部委,成立了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理事會,正式啓動籌備這支基金。”施安平回憶,當時明確了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首期60億元,市場化選擇管理人,全社會競聘。

這是國家中央財政第一次直接扮演LP的角色,意義非比尋常。

這說明國家高度重視這隻基金的設立和運作,”施安平說,當時深圳市政府也非常重視,希望這隻基金能夠註冊在深圳,“深圳是創新之城,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這一次也不應該落後他人”。於是,在市政府的支持下,深創投開始了籌備工作。

2015年底,經過公開投標、層層選拔,深創投與基金核心管理團隊組成的候選管理人中標成爲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首期直投基金管理人。需要強調的是,國中創投核心管理團隊以深創投組織挑選的優秀管理人員、以及通過市場化招聘吸引的一批專業從事股權投資的優秀從業人士爲核心人員,並由原深創投集團副總裁施安平博士出任首席合夥人、CEO

施安平感慨,團隊從成立之初就展現了高效的工作節奏,“2015年12月18日,國中創投中標。短短一週後的12月25日,我們就註冊了這隻基金。到了2016年1月29日,國務院在深圳召開成立大會,宣佈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首支實體基金正式成立。”

“國中模式”:

肩負社會責任,政府引導基金的一次特色嘗試

自誕生以來,國中創投一直備受外界關注。作爲“掌舵者”,施安平的壓力更是可想而知。

“國中要怎麼投?”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施安平的腦海。對此,他分析了國內外各種風險投資機構,總結出了兩個維度。

第一個維度,從資金性質上,VC機構分爲外資和人民幣兩種。外資VC的特點是對技術或者商業模式的預見性比較好;而內資是以深創投爲代表的本土機構,接地氣,本土資源好,跟本土的企業家溝通順暢,好交朋友”。第二個維度,基金的性質分國有和民營性質,它們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國有基金較爲規範,制度健全;而民營機構打法靈活,效率高。

經過思考,施安平決定要打造一家全新的VC機構——做到兩個結合,即是把外資的預見性與內資的本土化有效地結合起來;把國有投資機構內部規範化和民營投資機構的高效靈活結合起來,從而形成獨特的“國中模式”

施安平說,國中創投受託管理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屬於政府引導基金。“國家成立這支基金的目的是希望把過去財政資金補貼產業的方法做市場化調整,具體形式是政府出一部分資本,向社會再募集一部分資本,利用市場化專業團隊的能力,用股權形式投給有價值的中小型企業,從而實現產業引導。

不過,儘管政府引導基金成立初衷有一定的政策導向,但運營過程中依然面臨着商業化或同類基金的競爭。因此,施安平認爲,這隻基金不能不掙錢,而是在滿足政府產業導向基礎上去實現充分商業化。

近年來,政府引導基金如雨後春筍快速發展。最新數據顯示,僅2018上半年,國內共成立1171只政府引導基金,總目標規模達58546億元。面對這個新生事物,一些亂象似乎在所難免。作爲行業的見證者,施安平希望“國中模式”爲中國的政府引導基金走出一條特色之路。

收穫首個IPO案例背後:

關注三大方向,堅持“四不”原則

施安平介紹,目前國中創投主要集中在三個大方向,一個是TMT;第二個是生物醫藥大健康;第三個是硬科技,這些硬科技裏面包括新材料、新能源、先進製造、芯片,當然也包含現在風口上的人工智能等等。

“研究先行、投研結合”是國中創投重要的投資理念。自成立以來,國中創投通過產業鏈深度研究來指導投資,聚焦戰略新興產業的投資機會。

施安平以汽車產業爲例介紹,目前國中創投在自動駕駛產業投資了多家優質企業,包括融合決策、視覺傳感器、毫米波雷達、高精度GPS、車載語音識別、車載HUD等領域;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先後佈局了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池、充電樁等產業鏈上下游項目,初步搭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框架。

談及創投圈的“風口”現象,施安平表示,國中創投有“四不”原則——不追風、不搭車、不着急、不眼紅,堅持以價值投資爲金標尺。他直言,創投圈有些創業者,當O2O熱的時候去做O2O,人工智能熱了又去做人工智能,今年區塊鏈火起來,又看到他去創業做區塊鏈,這種運動員式的創業者一定要警惕。

國中創投核心管理團隊均具有十年以上專業股權投資管理經驗。過去三年,這羣閱歷豐富的創投“老兵”,憑藉着成熟的投資邏輯,發掘了一個個優質的項目,帶領國中創投走向收穫期。

據瞭解,中鋰新材是基金投資的第一個項目,在持有一年多之後,上市公司長園集團完成了對中鋰新材的併購,國中創投投資收益率爲400%。而斯諾實業,也在國中創投完成投資後被上市公司國民技術併購,投資收益率爲637.5%。還有美聯教育,國中創投於2016年7月19日完成投資,兩年後完成了股權轉讓,投資收益率爲198%。

其中,國中創投最爲外界關注的案例是邁瑞醫療。2016年3月,邁瑞醫療以33億美元完成私有化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走上回歸國內資本市場的道路。恰逢此時,國中創投所管理的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首支實體基金正式開始運營,邁瑞醫療與基金的投資方向、投資理念高度匹配,投資團隊對邁瑞醫療的上市進程也給予了高度關注,並以敏銳的目光、迅速的決策完成了對邁瑞醫療的投資,成爲國中創投在高端醫療器械領域的一個重要佈局。

2018年10月16日,邁瑞醫療成功登陸創業板,成爲國中創投及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首個IPO案例。

擔憂創投圈:

估值過高,基金不掙錢,LP不玩了

過去二十年,施安平見證了中國創投行業的起起落落。

2018上半年,一級市場估值攀升,已成爲了投資人不可承受之重。談及此現象,施安平很憂心——在這樣浮躁的氛圍下,創業者容易心態失衡,本來可以正常發展的企業,結果拔苗助長,提前透支了生命

“企業所處哪個階段,估值都有着一個客觀的標準,一個明明A輪的企業,卻要了B輪甚至C輪的錢,提前把生命透支,後邊沒人敢接了。這對於一個爬坡階段的創業公司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沒有持續的融資,企業就沒有現金流,就意味着死亡。”

施安平很不解,現在大家都在搶風口的項目,竟然出現了很多天使階段就敢估值幾個億、十個億的“明星企業”。“算起來,我從事這個行業接近20年,參與決策的項目也有600多個,深知創業和投資都有它們內在的規律。”

他直言,近兩年看到一批無知無畏的投資人,無論估值多高都敢投,這讓人擔憂。

“風險投資的商業模式很簡單,以股權的形式投進去,讓它增值,最後退出,從而形成一個閉環。如果最後基金不掙錢,或者LP利益沒有得到最後的保障,那麼等到你再次募資的時候,LP就不會再跟你玩了。”

施安平提醒,如果市場上大量的LP都上喫過這種虧,那麼問題就很嚴重了——“到最後,沒有‘金主’願意參與這個行業,整個創投行業就毀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