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即將於紐約證交所上市,又再次成爲全球矚目的大型股募集。於2009年成立的Uber一改傳統街邊叫車服務以網路預約,近年來將業務範圍更延伸至其它交通工具與外賣服務,目前已佈局全球63個國家。從財務面看來,公司本業經營於2016與2017各爲損失30與40億美元不等,2018年亦收錄經營損達30.3億美元,但2018結算總獲利爲10億美元。其中主要原因則是受惠於出售業務給與競爭對手,其中包含中國、俄羅斯與東南亞等地獲利達50億元。

共享經濟模式逐漸取代了傳統服務,除了大幅降低中間成本及行業規範,更可以滿足時下年輕人嘗試當老闆的心態。直接連結商戶及使用者的平臺服務近年來大行其道,在扣除了必要的成本外,免除了許多傳統行業設定的規範,著實威脅原本既得利益者如傳統商家與政府稅收,近年歐美已引發規模不小的抗爭。香港政府也介入取締與臺灣也引發遊行抗爭,看來消費習慣的改變並非只有行爲改變如此簡單,還必須外部的規範放寬才能形成氣候。

一般使用Uber的反應,無非就是網路預約便利、性價比高與安全舒適...等等的主要理由。反觀Uber進入日本之後,消費者支持確實異常冷淡,相較於高價位的日本傳統的士服務,Uber在日本的佈局可謂失敗。在日本搭過的士的乘客相信都對於司機的服務禮儀和乘車舒適度是無可挑剔,這些因素是絕對會反應在價格上,Uber被日本政府規範價格與傳統的士收費相差無幾,即使Uber採取優惠措施都無法分食當地市場,其中還有主要的差異性,就是安全與車源供給充足。

搶先於Uber上市的Lyft在4/1上市的第二天即跌破了發行價格72美金,上週五收盤爲57.24美金。雖然兩家新創公司市場策略與用戶定位不盡相同,Uber跨足更多其它的領域,Lyft重視以乘客爲主軸的平臺,可謂各有其超越對手的優勢,但兩家確有著相同之處,就是高額的負債。對於消費者最終需求依次排名就是迅速、安全與價格實惠,這類共享平臺一旦面臨成本上揚之時,解決方式也與一般傳統公司無異,將額外成本轉嫁給予用戶最終導致使用量下降,如此勢必影響營收的穩定度,這些因素是提醒投資人蔘與Uber招股時須審慎思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