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國能夠購買一輛汽車的人雖然已經非常重了,但還是有很多人覺得在我國汽車文化這一方面是比較匱乏的,因爲現在年輕人甚至覺得我們之所以沒有自己的汽車文化,就是因爲政策對於改裝的限制比較嚴苛,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國家限制我們改裝汽車到底是爲了祝福我們的個性還是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呢?

我們首先要明白的是在我國汽車改裝之所以不被允許,就是因爲這麼多年以來因爲改裝而出現的安全隱患和事故越來越多,不允許私自改裝,既是爲了方便交警的查車,更是爲了保障道路的安全秩序。倘若有人覺得不能改裝影響了我們的汽車文化,那不妨看一下以下幾種行爲,或許在看完之後你就能夠茅塞頓開了。

1、奇葩貼紙。許多人在買到一輛車之後都希望讓自己的汽車成爲道路上最個性的那一個,所以便在車上貼了各種各樣的非主流貼紙,乍一看起來很有個性,但仔細品味過後卻找到了當年殺馬特的風格,這樣的車行走在道路上就像是10年前我們看到了一個染着七彩頭髮的少年加入了葬愛家族那樣的即視感。

2、夜店氛圍燈。適當的改裝一下我們的車燈的確能夠讓一輛車成爲街上最靚的崽,但是如今很多年輕人在改裝汽車的時候卻比較傾向於汽配城風格,讓車看起來不倫不類的,即便是一款十分沉穩的汽車也一定要裝上五顏六色的氛圍燈,我們實在難以理解,難道他們認爲這樣的奇葩景象真的好看?

3、改裝三大件。所有的改裝三大件就是通過一些特殊的手段來讓我們的汽車動力更加強悍,或是看起來馬力十足,但實際上在動了三大件以後一輛汽車就無法再保證安全,尤其是在上路遇到事故的時候更是容易造成隱患。或許那一時的聲浪可以讓我們感受到自己開了一輛“表面”超跑,但是在真正付出代價的時候才知道有多慘重。

在瞭解到以上幾種行爲之後很多人對於汽車改裝也就沒有了興趣,其實改裝的確是國外的一種文化,但是在我國並沒有那麼盛行,一是因爲我們的審美有限,二是因爲我們的道路狀況比較特殊,外國大多地廣人稀,他們在開車的時候或許可以無所顧忌,但是我們總需要面對擁堵的道路,一輛經過改裝的車子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都是不合規的,我國的汽車文化並沒有被改裝限制,因爲我們要明白汽車文化並不等於花裏胡哨的改裝,它還可以體現在各個方面,我們要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風格。不知道大家對此是怎樣看待與評價的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