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全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满头银发、84岁高龄的叶鹏为大家讲述了他的人生经历,言语之中流露出对洛阳文化的无限深情。

洛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洪彬在教师节看望老校长叶鹏

虽然出生在江南,但叶鹏直言自己是一个真正的洛阳人。在洛阳生活的60多年间,叶鹏已经和洛阳的山水、洛阳的人文、洛阳的父老乡亲、洛阳成千上万的学生水乳交融。

怀揣传承河洛文化的赤子之心,退休后的叶鹏不退志,积极为洛阳文化建设和城市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为保护、弘扬河洛文化奔走呼吁。

洛阳师范学院校长梁留科与老校长叶鹏交谈

当周王城遗址区域内发现东周“天子驾六”时,叶鹏写文章《天赐奇观》呼吁原址保护,并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当老城复建古城门时,叶鹏多次发表文章、展示史籍,恢复“丽景门”之名……《中国教育报》曾发表文章《叶鹏:洛阳文化最后的堂吉诃德》一文,称“痴迷于洛阳文化的叶鹏,像唐吉诃德一样,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和特有魅力,诊断纠正,踊跃发言,保护着洛阳的古都文化。

无论是为古都文化战略和历史文化传承献计献策,还是为洛阳的文化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提出设想,亦或参与城市新道路、新水系等命名,叶鹏的鼓与呼,得到业界的高度赞誉。

书前语

叶鹏著作书影

“我是一名文化工作者,我愿意把自己的学习所得分享给大家,这是一种幸福。”叶鹏说。在教学之暇、退休之后,他受邀到各地开设道德、文化等主题学术讲座。

今年4月,文化学者、市文学艺术研究会执行会长乔仁卯邀请叶鹏到伊川县鸦岭镇为学生讲述河洛文化。叶鹏欣然前往。“他乐此不疲地唤起河洛儿女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塑造新时期洛阳的现代文明。”乔仁卯敬佩地说。

叶鹏著作书影

几十年如一日,叶鹏笔耕不辍,著有论文集《文学的风帆》《文坛掠影》《洛阳文化记忆》、审美赏析文集《灵台叩问录》《诗境徜徉录》、知识小品集《色彩小品》《百姓智慧》、散文集《秋林扫叶》《邙山秋风》等,主编大学教材《写作》《中国现代文学》《中外文学作品导读》等,并为《洛阳日报》《洛阳晚报》开设“灵台叩问录”“扫叶小品”“诗境徜徉路”“礼乐纵横谈”等专栏,发表了3000多篇文章,前后横跨近30年。

叶鹏著作书影

长期以来,叶鹏在教育、文学、人文历史和社会文化活动中贡献突出,成为洛阳文化的一面旗帜。他先后当选为全国第六届人大代表,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政协第五届常委、第六、七届委员,河南省文联委员,河南省作家协会理事,洛阳市作家协会主席等。退休之后,还当选为洛阳市文学艺术研究会终身会长、洛阳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等,为弘扬河洛文化发光发热。

如今,叶鹏仍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洛阳文化建设,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不知疲倦地研究礼乐文化,讲解礼乐文化。他把自己生命的根,深深地扎在了这片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土地里,成为一棵河洛文化的常青树,不断讲述着源远流长的洛阳故事……

LYNU

编辑 | 李文娟

文字 | 朱艳艳

图片 | 杨超 陈才忠 王思蓉 魏静宇

校对 | 李文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