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魏度

總資產1.61億元、員工25人、賬面資金僅百萬元,近18年來,不是虧損就是微利。這就是A股公司園城黃金的慘狀。

園城黃金的前身是煙臺華聯,主營百貨商業,1996年躋身A股市場,也是山東煙臺首家上市公司,一時風光無限。然而,煙臺華聯的輝煌很短暫,因爲虧損,公司易主,並向地產轉型。

2006年,園城集團入主,自然人徐誠惠成爲實控人,公司更名爲園城股份,國資控股變爲民營資本控股,隨後,因爲轉型黃金開採領域,公司更名爲園城黃金。2016年,再次通過轉讓,徐誠東取代其弟弟徐誠惠成爲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

上市23年來,公司三度易主、四換主業,多次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仍然未能擺脫困境。近18年來,公司深陷微利與虧損交替循環之中,勉強保住了殼資源。如今,公司雖名爲黃金,實則並無黃金開採業務,且基本上沒有主營業務,靠幫礦產企業管理運營而收取數百萬元託管費勉強苟活。

上市以來,園城黃金從未曾實施過現金分紅,也僅在上市初期進行過兩次配股募資。公司資金極度短缺,截至今年9月底,公司貨幣資金只有100.97萬元。

截至今年9月底,園城黃金總資產只有1.61億元,不存在任何債務,截至11月12日,總市值爲15.54億元。由此可見,公司是一個非常乾淨的殼資源。

資金極度短缺,推進產業轉型絕非易事。或許,徐氏兄弟輪流坐莊堅守,目的就是爲了將殼賣個好價錢。

變賣核心資產應急

經營陷入深度困境的園城黃金淪落至靠變賣核心資產來續命境地,令人唏噓。

11月12日晚,園城黃金髮布公告稱,爲回籠資金,公司與煙臺晟城置業有限公司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擬將所持煙臺園城黃金礦業有限公司32%股權轉讓給後者。

標的公司系園城黃金參股子公司,也曾是公司向黃金開採領域轉型的載體。 公告稱,本次交易標的所屬資產主要爲位於澳大利亞的礦權,此項資產受匯率以及國際因素影響,且公司參股以來該礦權一直未能達到生產條件。今年上半年,其虧損19.72萬元。

雖然是一項虧損資產,但仍然是園城黃金的核心資產。截至目前,園城黃金控參股公司僅有4家,分別爲煙臺忠園投資公司、煙臺羅潤商貿公司、浙江自貿區惠億園城能源公司及園城黃金礦業。商貿公司是承載公司商貿業務轉型載體,目前商貿業務量非常小,投資公司則負責投資,基本上處於停滯狀態。浙江自貿區惠億園城能源公司是公司與實控人合資設立的公司,目前尚未正式開展業務。

本次交易,標的資產100%股權評估值爲9177.99萬元,32%股權對應的交易價格爲3468.36萬元。

對於出售核心資產對公司經營影響,園城黃金稱,本次出售資產有利於補充公司運營資金,提高公司運營和管理效率,不會對公司未來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其實,本次資產出售對公司經營影響不小,主要是極大緩解了公司流動性壓力。

截至今年9月底,公司貨幣資金只有100.97萬元,雖然公司不存在任何債務,但存在經營性負債。公司應收賬款爲556.58萬元、其他應收款15.40萬元、存貨1.03億元,對應的經營性負債,應付賬款爲2503.96萬元、預收賬款663.25萬元、其他應付款7429.48萬元。

園城黃金的存貨主要是低值易耗品、開發成本及開發產品,其中,開發產品佔80%。2015年至今,存貨基本上原封不動,意味着變現極其困難。應付賬款及其他應付款合計爲9933.44萬元,而應收賬款只有556.58萬元,兩相對比,公司存在巨大的經營性負債償還壓力。

實控人坐等賣殼

靠變賣核心資產應急,園城黃金單靠自身很難脫困,而其實控人徐誠東似乎在坐等賣殼。

園城黃金是A股市場老成員,其前身爲煙臺華聯,一家商業百貨公司,1996年就已登陸上交所,也是山東煙臺首家上市公司。彼時,煙臺市國有資產經營公司爲其控股股東,煙臺國資委爲其實控人。此後,控股股東有所變動,山東魯信國際經濟有限公司曾爲控股股東。

然而,隨着產業中心西移,加上步入多元化陷阱,煙臺華聯的輝煌很快成爲過去式,經營陷入困境。

在如此境地,易主、賣殼成爲必然選擇。2006年,園城集團入主,徐誠惠成爲公司實控人。10年後的2016年,通過股權轉讓,徐誠惠哥哥徐誠東爲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

上市以來,煙臺華聯相繼更名爲煙臺發展、園城股份、園城黃金(不含ST),其主營業務也經歷了百貨商業、地產、電纜、煤炭、黃金開採及礦產品銷售等,如今,公司主營業務似乎變爲受託管理礦產,每年收取數百萬元管理費維持運營。此外,公司嘗試開展貿易業務等。

頻繁更名、更換主業,源於園城黃金經營業績極其糟糕。2001年、2002年,公司連續兩年虧損,此後頻頻盈虧交替上演。總體上,近18年,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簡稱扣非淨利潤)不是虧損就是微利,長期掙扎在保殼一線。

當然,徐氏兄弟也曾多次籌劃資產重組,包括注入煙臺園城黃金礦業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澳大利亞黃金礦業有限公司所投資的礦產等。最終,重組均以失敗告終,公司也因此被市場貼上忽悠重組的標籤。

目前來看,園城黃金持續經營能力已經喪失,單靠自身很難擺脫困境,而控股股東、實控人似乎也沒有什麼優質資產注入。因此,賣殼成爲必然選擇。

創業板改革正在推進,註冊制試點或將進行。園城黃金身處上交所主板,如果實控人要求不太高,或許賣殼不算件難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