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信息化戰爭中,非接觸、非對稱和單向透明等特點結合發現命中到摧毀的三點一線原理,這就使得每一個昔日看起來很普通的士兵都必須具備全局的科學頭腦,使其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消耗品。因此,各軍事強國紛紛將無人化軍事作戰平臺的發展提上日程。

維和部隊製造的藍盔勇士讓人想起變形金剛(圖片來源:央視軍事)

本世紀初,深陷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的美軍苦於當地武裝的路邊炸彈和狙擊手不斷導致己方官兵傷亡加劇,從而第一次提出機器人部隊計劃。這項計劃的核心就是撥款1270億美元專門用於建立軍用機器人的研發和訂購,屆時將有150個各類機器人組成一個旅級單位配合人類部隊進行巷戰清剿任務。這些機器人可以在無人機的指揮下進入人類很難接近的區域排除炸彈,而且還能利用聲控回波判定障礙物距離和位置,同時可以利用紅外掃描判定接近的車輛是否攜帶爆炸裝置。而戰鬥用機器人還同時具有智能槍械,在無人機甚至天基平臺信號指揮下,加上袖珍電腦協助捕捉鎖定目標,其命中率可以在千米甚至更遠距離上超過頂級狙擊手。今天美國逐步結束中東反恐戰鬥而轉向大國對決,作戰機器人乃至海上無人戰艦的發展也進一步得到了美軍的重視。

理論上真人大小的機器人士兵可以被研發出來

戰鬥民族俄羅斯同樣不甘人後,2015年俄軍將新組建的實驗性質機器人平臺單位派往敘利亞,其中全副武裝的巨型履帶式戰鬥機器人曾20分鐘攻克一處防禦嚴密的高地。此外小型化且具有感知能力的人形機器人也是俄羅斯一直渴望的目標,例如曾進入空間站協助零件維護的機器宇航員費爾多。由於理論上費爾多可以雙手快速持槍射擊,所以俄軍希望未來真人大小的機器人士兵可以用費爾多作爲藍本,在強化感知力和行動能力後逐漸取代一線人類士兵。而俄羅斯衛星通訊社4月21日對俄羅斯前景研究基金會科技委員會主席達維多夫的採訪時也證明了俄軍對機器人平臺的重視,達維多夫表示俄軍新一代的標識器機器人平臺將成爲重點發展目標。這種亮相於2019年10月的設備具有兩個不同的模塊,可以同時使用武器並釋放多種無人機,這些無人機的任務也各不相同。

藍盔勇士的彈藥袋上繪有和平鴿標誌,表明解放軍維和部隊的目的

然而,近日亮相的中國“機甲”藍盔勇士比起美俄那些機器作戰平臺更像是曾在典型科幻作品中亮相的動力機甲。2016年9月,解放軍第15批赴黎巴嫩維和部隊官兵爲紀念駐黎巴嫩十週年而使用廢舊汽車和電腦零部件組裝了這個真實版“動力機甲”,耗時兩個月完成的藍盔勇士身高3.08米,全重3.68噸。藍盔勇士配備有白色盔甲,上面同時標有聯合國會旗和五星紅旗,胸前還有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的徽章。藍盔勇士的右腿配備速射專用槍械,雙臂上還同時配備了榴彈炮、噴火器和鑽頭等武器,左腿彈藥袋上還繪製了和平鴿,顯示其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目前,這個高大威武的藍盔勇士機甲已成爲中國維和部隊特有的另類文化象徵,並已隨着第18批赴維和部隊前往黎巴嫩。從外觀來看,藍盔勇士讓人想起高達和變形金剛,明顯比美俄現有的無人平臺更接近真正的動力戰鬥機甲,也無疑讓很多軍迷愛好者童年時的機甲之夢得到實現。

人民解放軍陸軍的無人作戰平臺全家福

當然,現在的藍盔勇士只是作爲一個解放軍國防文化的標誌,並不具備自主行動和戰鬥能力。但這並不意味着中國無人作戰平臺一定遜色於美俄。不久前,人民解放軍陸軍組織的跨越險阻2020陸上無人系統挑戰賽準備現場出現了國產地面無人裝備家族成員集體上鏡的一幕,從無人車到仿生機器人應有盡有,已經不遜於美俄同類。而中國的超級計算機、天基信號傳輸以及終端指揮能力已達到世界一流,所以藍盔勇士真正動起來並投身戰場保護人類戰友的日子,也絕非遙不可及。但也有人擔心,一旦作戰機器人失控,科幻作品中機器人發動消滅人類的戰爭是否會出現。對此,前面提到的達維多夫表示這種擔憂是多餘的,因爲無論哪一種機器人作戰平臺的行動程序都由人類編寫,其控制終端也同樣由人類操縱,所以這些機器人擁有自主意識並因此將人類視爲敵人的可能性基本不會出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