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防孩子掉進消極情緒的沼澤,身體喫不消,後果嚴重!

每個家長應該有所體會,不管脆弱的童年還是長大成人的現在,都難免遭遇一些生活上的挫折,我們的身體中儲存了很多被我們壓抑和忽略的東西,包括我們的創傷、情緒和壓力。

可能一開始我們暗示自己忘卻發生的事,但身體不會說謊。這些未經處理的創傷、情緒和壓力不僅會讓我們陷入某些束縛性信念和模式中,甚至會導致我們的身體產生各種症狀,如痠痛、氣結等。

成人如此,更何況是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呢?他們也會面對一些挫折:考試考砸備受打擊、做錯事後悔懊惱、家庭變故等,這些事在孩子心理會形成一個消極的情緒沼澤,不加以排解,會讓孩子越陷越深,甚至把孩子內心壓垮,作出極端的事。

今年9月1日上午,河南洛陽一小區傳來“咚”的一聲巨響,一個10歲小男孩從14樓跳了下來當場死亡,視頻中父母撕心裂肺,令人心痛。據鄰居介紹疑似暑假作業未完成,家長不給簽字確認,家裏添了妹妹,對男孩的關心減少。

男孩家長哭訴:“有了妹妹之後,家裏重心全都在妹妹身上,平時對男孩的關注減少,他沒做完作業沒給簽字爲的是讓他把作業做完,我觀察到孩子很氣憤,他緊握雙拳低頭不說話,但沒想到孩子會選擇跳樓!”

最可怕的莫過於家長對孩子消極情緒的忽視,爲了不讓悲劇再度上演,作爲家長必須學習如何幫助孩子疏導心裏的消極情緒,讀懂肢體語言的含義!

弗農·霍華德曾說“對消極的情緒有一個明確的瞭解,就可以消除它。”

2、舞動治療瞭解自我、收穫快樂

舞動治療法想必多數人比較陌生,因爲舞動治療是比較小衆的情緒疏解法,卻有着獨特的魅力。舞動治療是表達性藝術治療的一種,它是一種開放的、創造性的治療方式。

舞動是舞蹈,又不只是舞蹈,它沒有規定的動作模式,也不是跳給別人看的,而是通過肢體動作關注心理的表達,覺察與探索內心真實的想法和感受,所謂“身隨心動”。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舞動,觀察孩子的情緒狀態;能夠舒緩情緒,獲得良好的親子關係,達到爲孩子解壓提升自信心的效果。那麼具體怎麼做呢?

3、艾琳博士的舞動療法展示身體語言的魅力

艾琳·塞林博士是美國著名執業臨牀心理學家,ADTA註冊舞動治療專家(BC-DTM),美國心理學會人本主義心理學會前任會長。在國際上,她還參與了約旦的敘利亞難民的心理創傷工作,並在伊斯坦布爾和中國各地開展國際訓練項目。在多年的舞動治療工作中,塞林博士總結出舞動療法,對排解消極情緒,舒緩壓力,治療創傷等方面的作用。

(1)舞動的魅力——鏡像模仿

在開課啦《心理大家公益直播》節目中,艾琳·塞林博士就是通過舞動療法,幫助一位考試失利的高三學生,走出心理陰霾,重新收穫自信。開課啦《心理大家公益直播》就是圍繞中學生全面發展爲核心,邀請國內外頂尖心理學家爲中學生及其家長開展直播分享國際前沿的教育新方法。

在開課啦《心理大家公益直播》節目的互動過程中,學生一開始情緒低落,他蹲在地上環抱自己的膝蓋,眼裏泛着淚光,顯然這次考試失利對他打擊很大。艾琳老師也蹲下來,模仿學生的動作,嘗試接近男孩。

這是舞動療法中的鏡像模仿法,鏡像模仿是通過模仿他人肢體動作使模仿者對被模仿者的情緒感同身受,幫助被模仿者走出消極情緒。

此時的艾琳,切身感受到學生的身體語言:他抱住自己,表示沒有安全感;無處安放的手指,在地上胡亂的畫着,表示他心裏的失望和難過。男孩看到艾琳在一邊模仿他的動作,也嘗試着與他接觸,他感受到了艾琳肢體上傳達的善意,放下對他人的戒備心,向艾琳伸出了手。

並在艾琳老師的引導下,隨着音樂舞動身體,排解的消極情緒,收穫開心和快樂,舞動的魅力就在於此。

(2)舞動能獲得力量

舞動不僅可以是人和人間的互動,也可以是自我的認知和對外界的感知。在舞動中,你可以更安全地表達自我,更直接、更具象、更有體感地探索自身和環境,這種覺察本身就是成長,甚至可以讓你在這樣的體感下獲得力量。

舉個例子,塞林老師演示過如何通過自我來感受內外在能量的流動。她以扎馬步的姿勢,挺直腰板,把腳跨立在地板上,將自己的重心放低,抬頭挺胸,開始尋找自己的力量;想象自己是一棵強壯的樹,你的背就是樹幹,腿像根一樣向地下生長,調整呼吸,深呼吸幾下。此時,你能感覺到自己很穩重,不會輕易被人推到,似乎有一股力量支撐着你,讓你鎮定下來,平靜且有力。當你感到情緒慌亂、手足無措或是虛弱無力時,用這樣簡單的姿勢來調整自己的身心,通過肢體來獲得力量,是一個有效的心理調節方法。

此外,你還可以通過舞動治療所提供的安全的舞臺。舞動讓身體積壓的情緒得到釋放,獲得人格的完善和身心靈的統一,從一滴水裏可以看到大海,在一個個動作中,你也能感受到自己內心的波濤洶湧的力量。

小節:

舞動治療的過程中是非常有創造性的,是右腦協同工作的成果。每個人可以通過對身體動作的體驗——感受——領悟——成長,將自己分裂的碎片整合起來,成爲一個更加完整的、身心合一的人。

身體是最真實的朋友,因爲它不會說謊。通過舞動,你可以釋放壓力、提升能量、改善親子關係,活出自己。它對那些不善於用語言進行表達和溝通的家長尤其有效,家長們可以自己學會後教給孩子,共同進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