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徒》劇照

“一輩子也不押那個可惡的‘零’,也不押‘紅色’,“快到遊藝場時祖母喃喃地說。

當然,進了賭場,再次面對“輪盤賭”的伯爵夫人老祖母,依然抵擋不了這個她口中所言的“可惡”小圓圈,也就是輪盤序號“0“的誘惑,再次瘋狂般地將所有金錢都押注了上去,結果可想而知:

輸了個底朝天

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Mikhaylovich Dostoyevsky)最驚豔的作品《賭徒》(The Gambler)中的一個情節。作爲19世紀羣星燦爛的俄國文壇上一顆耀眼的明星,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直以“殘酷的天才“之稱享譽世界文壇,是俄國文學史上最複雜、最矛盾的作家之一,如果說“托爾斯泰代表了俄羅斯文學的廣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則代表了俄羅斯文學的深度”。

陀思妥耶夫斯基

Fyodor Mikhaylovich Dostoyevsky

圖片來自 維基

雖與列夫·托爾斯泰(Lev Nikolaevich Tolstoy)、屠格涅夫(Ivan Sergeevich Turgenev)等人齊名,但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走過的生活與創作道路是極爲艱辛而又十分獨特的。他曾被下令判處死刑,卻又恰巧遇到沙皇大赦而在行刑前一天改爲苦役。殘酷的生活都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而26天便完成的賭徒也被譽爲帶有其自傳性質的尖銳作品。

這位被高爾基譽爲勘與莎士比亞媲美的天才,在《賭徒》描繪中了由世界各國的公子王孫以及冒險家所組成的賭城中所發生的種種趣事,這些人裏有冒充侯爵的法國高利貸者、門第古老的奧地利貴族、俄國的退伍將軍和家庭教師,精於盤算的巴黎交際花……

而主人公則是一位愛上了將軍養女波琳娜,名爲阿列克賽·伊凡諾維奇的年輕人。因爲波琳娜需要一大筆錢,願意爲之獻出生命的伊凡諾維奇就去賭場押輪盤賭,成了個賭徒。小說中男女主角的原型即作者與情人阿波利娜裏婭·蘇斯洛娃,加之數年的賭徒經歷,這讓作者在創作時得心應手,其中對“輪盤賭”的描寫特別引人注目,對賭徒心裏的描寫則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況。

“靈魂的束縛使得人們放棄自身的一切美好”

這是《賭徒》的主題

2012年,延續這一主題,亞歷山德琳娜大劇院(Alexandrinsky Theatre)所創作的,以《賭徒》爲原型的《零祈禱》誕生了。《零祈禱》圍繞着“零”“空虛”“虛構”展開,逐步指向人格的腐朽,這也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原著所要呈現的核心。

《賭徒》劇照

《零祈禱》是俄羅斯國之瑰寶亞歷山德琳娜大劇院既《欽差大臣》、《哈姆雷特》之後,即將再度在滬呈現的名著改編。

作爲俄羅斯最爲著名的劇院之一,亞歷山德琳娜大劇院的前身是由俄國的伊麗莎白女皇在 1756 年下令建立的“俄國悲喜劇院”。1832 年時尼古拉一世聘請了意大利建築師卡洛·羅西重新修建了這個建築,以他的皇后“亞歷山德琳娜”的名字命名,此後,這一建築也成爲舉世名畫《無名女郎》的背景。

《無名女郎》

作者 Ivan Nikolaevich Kramskoy

圖片來自 維基

該劇院除了作爲世界戲劇史的一部分而存在,被列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並與馬林斯基大劇院(Mariinsky Theater)、米哈伊洛夫斯基劇院Mikhailovsky Theatre併成爲“三大帝國劇院”,是俄羅斯毫無爭議的最高戲劇殿堂。

契訶夫曾爲其創作劇本,享譽歐洲的著名藝術家列夫·巴克斯特(Leon Bakst)、亞歷山大·戈洛文(Aleksandr Golovin)和康斯坦丁·柯羅文(Konstantin Korovin)等亦擔任過其舞臺編導。

1935年時,梅蘭芳首次訪問蘇聯就選擇在亞歷山德琳娜大劇院登臺,並演出了《打漁殺家》《虹霓關》等京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梅耶荷德、愛森斯坦等蘇聯戲劇、電影、文學界知名人士都是在這觀看的演出。

2015 年時,亞歷山德琳娜大劇院攜作品《欽差大臣》首次來華演出,當即就取得了不俗的口碑。去年,同樣作爲靜安戲劇谷的展演劇目,在滬演出的《哈姆雷特》再度其巧妙的改編,贏得了業內外觀衆的交口稱讚。

而這兩部劇目的導演均爲享譽歐洲的著名藝術家,瓦列裏·福金(Valery Fokin)。同樣,福金亦擔任了《零祈禱》的導演,既契訶夫和莎士比亞之後,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進行了改編。

作爲亞歷山德琳娜大劇院的藝術總監,瓦列裏·福金曾四次榮獲俄羅斯國家大獎、波蘭榮譽藝術大師,是俄羅斯當之無愧的大師級導演。他認爲名著改編,除了保留原著的精髓,還需要將經典與當下相結合:

“我們在改編經典作品的時候, 無論作者是契訶夫還是莎士比亞, 都不重要。一方面, 我們要保留經典作品的主要內容;另一方面, 也要從這些經典作品中挖掘與當下世界相符的部分”。

輪盤賭中,關鍵賭法在於數字 “0”:

如果小球落到”0”上,不用計算,賭檯上出現的錢統統歸莊家。而如果賭客將注押在“零“上,小球又落到“0”的位置,賭客就將獲得35倍的報酬。

就此,福金導演創意性地將舞臺佈景與題目相扣,將賭博所用“輪盤”放置在舞臺中心,搭建了一個可旋轉的巨大圓形裝置;座椅背後印刻着輪盤上的序號,每個坐上座椅的人物就像將他們的命運寄託在賭局上,下注押“零”希望發生奇蹟的祈禱最後都變成了“零祈禱”。

全贏或全輸,當靈魂被套進“0”這個可惡的小圓圈後,這個數字就成了人性貪婪最無遮攔的搏鬥場,也是劇目名稱《零祈禱》的由來。

《賭徒》劇照

《賭徒》原著充滿了陀氏的藝術風格,“聚焦在主人公內心的巨大波瀾和最微小的顫動上,並在此之上,凝聚起豐富的社會生活和深刻的哲理”,豐厚的人物性格,立體的社會圖景,陀氏作品本身的特點爲這齣劇目的改編提供了良好的戲劇性基礎,而俄羅斯著名演員艾拉•茲甘世娜也憑藉劇中的“祖母”一角獲得了俄羅斯金面具國家戲劇獎的最佳女配角獎。

這些都是一向擅長名著改編的瓦列裏·福金所帶來的《零祈禱》的看點,而劇目到底將如何呈現賭徒大喜大悲的狂熱心理,又如何在陀氏原著上刀起刀落,如何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同時與當下相結合?

大幕揭開之前,這些都值得觀衆翹首以盼,盡請期待。

—劇終—

TIME

4月26日-28日

ADD

上海大寧劇院

票務信息詳見

閱讀原文

Qiana

不想做過多介紹

劇照由主辦方提供

more:

執行編輯:木吉蜜柑

主編:許安琪 &阿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