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歌之舞之、鐘鼓樂之、天籟和之,詩意歌舞劇《昭君出塞》,是多種藝術形式的創新融合呈現,這樣全新的藝術表達貼近時代、貼近羣衆,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弘揚做了有益探索。《昭君出塞》演繹者李玉剛的恩師、藝術家韓美林先生更是親自到場打call,蒙古、格魯吉亞、尼泊爾、剛果駐華大使及文化參贊來現場觀看了演出, 這場盛會也是真的很浩大了。

4月25日至5月25日這幾天的北京,可以說是相當精彩了,一場“相約北京”藝術節,吸引了來自25個國家和地區的35個優秀藝術團體、近600位中外藝術家。自2000年起,這個藝術節已連續舉辦了18屆。通過這一平臺,數以百萬計的觀衆欣賞到全世界五大洲百餘個國家和地區超過一千個藝術團體、三萬多名藝術家的風采。而今年,藝術節也同樣爲觀衆源源不斷地帶來了包括音樂、戲劇、舞蹈、展覽、節中節、藝術教育等在內的近50場豐富活動。

今天小編要來給大家安利的,就是幾天前終於亮相的歌舞劇《昭君出塞》。話說觀衆對這個節目也是期待已久,當天的演出現場座無虛席,盛況空前。衆多粉絲着漢服盛裝來劇場等候,迫切心情可見一斑。據說,此次演出還吸引了國內外各界人士前來觀看,其中意大利前總理達萊馬演出前曾致信李玉剛今又現身劇場;《昭君出塞》演繹者李玉剛的恩師、藝術家韓美林先生更是親自到場打call,蒙古、格魯吉亞、尼泊爾、剛果駐華大使及文化參贊來現場觀看了演出, 這場盛會也是真的很浩大了。

觀衆寄予厚望,準備這場歌舞劇的各方工作人員當然也是非常用心。

劇目創作上,這次《昭君出塞》運用了插敘、倒敘等多種敘事手法,並將巧妙的角色設置穿插進劇情中,以出人意料的劇情與角色設置,全方位展現了王昭君的動人故事。

劇目一開場,便是送親隊伍行至胡漢交界,引得昭君感慨不已。隨後閃回至掖庭選秀,再穿越回家鄉楚地,通過隱隱薄紗巧妙變換,別具匠心。

劇情豐滿的時,還兼具細節。比如,該劇目設定了四位傳說者—— 放鷹人、販馬人、荊山客、牧羊女,分別借喻昭君的眼、足、心、口,並以旁觀者的角度闡述昭君故事。

舞臺設計上,這次《昭君出塞》力求洗盡鉛華,打造簡約舞臺。

此次舞美設計請到了中國舞臺美術學會副會長、中央戲劇學院教授劉杏林擔任指導。而總導演李小平也是擅長在傳統基礎上挖掘“新概念”,這也與表演者李玉剛主張的新時代手法傳播東方文化的理念不謀而合。在舞美設計劉杏林、燈光設計邢辛兩位大師的匠心創作下,《昭君出塞》對設計追逐“極簡的奢華”,完全以至簡至純的東方唯美風格帶給觀衆耳目一新的視覺感受。去掉了過多華麗的裝飾與堆砌,只用欄杆、一角宮廷、一架馬車展現空間切換,多處留白,給觀衆與演員更多的空間。整體舞臺乾淨、空靈。

燈光表達了豐富的詩意美學,在明暗冷暖之間展現出時間場景的豐富變化。這也一羣頂級的班底,也爲觀衆呈現出一場美輪美奐的東方藝術盛典。

再說演繹者李玉剛。在這次的《昭君出塞》中,李玉剛多個造型華麗大氣,精緻頭冠熠熠生輝,大紅色長袍豔麗不失氣度。而在形象還原之外,能演繹好這樣厚重的一臺歌舞劇,還在於李玉剛對王昭君這個人物的深層次理解。

他曾在受訪中稱讚:“王昭君身上有情懷之美、家國大義,她自請出塞時的勇氣、漂泊異鄉時的滄桑、歷盡世事的成熟都令這個人物充滿出衆的藝術氣息。”當李玉剛再度深入解讀王昭君時,他看到這個人物身上許多與自身經歷重合的部分,也對其命運的傳奇和離殤產生強烈共鳴。

歌舞劇中的唱詞:

“於此換馬 於此別家

漢土所厚 孤心遠寄一粒流沙”

有此內外鋪墊,《昭君出塞》被李玉剛演繹出來,自然分外動人。

表演中,李玉剛將王昭君在雲中回望故國時感慨萬千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出自詩意歌舞劇《昭君出塞》的舞蹈片段《靈山》,也憑藉美輪美奐的演繹讓現場觀衆意猶未盡。

值得一提的是,《昭君出塞》最可貴的意義在於,完美表達了“和”文化。它不僅是一部歌舞劇,還承載着和平友誼的文化意義,並將這份寓意帶到舞臺。

爲漢胡兩地的和平安寧,王昭君挺身而出化解干戈,爲草原帶來燦爛文明,用一生書寫傳奇篇章。這樣的昭君文化,是兩個民族的文化、民族親和力與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合則兩利,分則兩傷”,就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深層原因。

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力量傳承使命,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鑑超越文明衝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以文化人,以人共榮。這種“和睦相處,和諧共進”是跨地域、跨民族的文明對話的成功範例,代表了時代發展的方向與歷史的選擇,是中華文化的先進內容,代表了和平發展、世界大同的前進方向。

從文化、舞美、劇情、人物等全方位打造出的“和”者王昭君,唯美婉約,令人流連忘返。暌違六年,此次全新改版的《昭君出塞》,可以說完全顛覆了之前華麗神祕的魔幻路線,轉而以一種濃厚的東方古韻之美再次征服觀衆。

歌之舞之、鐘鼓樂之、天籟和之,詩意歌舞劇《昭君出塞》,是多種藝術形式的創新融合呈現,這樣全新的藝術表達貼近時代、貼近羣衆,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弘揚做了有益探索。它不僅是一部歌舞劇,更承載着和平友誼的文化意義,並將這份寓意帶到世界舞臺。當絲綢之路綿延萬里,使者相望於道,這一次,李玉剛扮演的王昭君,也作爲絲路上的一位美麗使者,以和勾勒壯美情懷,發揚絲路精神,奉獻了美麗的中國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