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此速度就不能太快,本來就飛得夠低,如果速度再高達幾倍音速,那麼很容易就撞上山體之類的障礙物,同時速度快了也不好對地形進行匹配,速度越快,也對發動機的要求更高,同時對於燃料的需求也會變大,這樣一來就會增加整體導彈的重量。而且超音速之後空氣的阻力會大大提升,有研究表明速度提高一倍,對能量的消耗甚至會變爲8倍,而大多數的巡航導彈速度爲0.9馬赫也正是根據科學計算得出來的數值,而且低空空氣密度也會相對大一些,如果強行超音速也會導致油耗增加,減少射程。

導彈的發明與使用給予了戰爭更多的可能性,巡航導彈也是如今使用最多的一種。它主要是在大氣中飛行,而且彈身有彈翼可以提供升力,主要是由發動機推動。原理其實跟飛機相差不多,而且當它的升力和重力平衡以後,就可以變成速度不變,高度也大致不變的狀態,這也是巡航導彈的名稱由來。不過我們經常發現巡航導彈大多數都是亞音速,這是爲什麼呢?這個原因十分關鍵。

其實說白了巡航導彈就是會飛的炸彈,不僅能夠攜帶普通的彈藥,也能夠在必要的時候攜帶核彈頭。而且發射形式也比較靈活,可以從地水空多方向發射,在結構上主要由彈體,發動機,戰鬥部分和制導系統構成。相對來說巡航導彈使用的場景較爲廣泛,而且可以靈活運用。

巡航導彈通常會低空運行,再加上本身體積就非常小,而且重量很輕,極大的減少了被敵方雷達偵測的概率,在突防能力方面比較理想。同時它可以在射之後,根據地形與定位系統來制導,在必要的時候也能夠改變航向,在如今的應用非常廣泛。比較出名的有二戰德國的V1導彈,以及美國“戰斧”等。

不過細心的軍迷們會發現,大多數巡航導彈的速度都會逼近聲速,但是卻很少有超過的,首先是因爲巡航導彈主要是低空飛行,不但根據定位導航,同時也會根據地形和地圖來做匹配。因此速度就不能太快,本來就飛得夠低,如果速度再高達幾倍音速,那麼很容易就撞上山體之類的障礙物,同時速度快了也不好對地形進行匹配,速度越快,也對發動機的要求更高,同時對於燃料的需求也會變大,這樣一來就會增加整體導彈的重量。

而且超音速之後空氣的阻力會大大提升,有研究表明速度提高一倍,對能量的消耗甚至會變爲8倍,而大多數的巡航導彈速度爲0.9馬赫也正是根據科學計算得出來的數值,而且低空空氣密度也會相對大一些,如果強行超音速也會導致油耗增加,減少射程。

不過如今也有一些是超音速導彈,這類導彈通常都被用於特殊用途,雖然突防能力很強,但是因爲燃料消耗的原因體積會比較龐大,同時在末端機動性也會差一點,使用率並不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