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擋不住我們健身的熱潮,在全民健身時代,九江體育事業也迎來快速發展。12月13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邀請市體育局副局長周亞平就改革開放40年來,我市體育事業的發展成績和發展方向作新聞發佈,並答記者問。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全民健身如火如荼

改革開放40年,我市羣衆體育發展備受矚目。據市體育局副局長周亞平介紹,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了覆蓋城鄉、比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形成羣衆體育的多元發展格局。

爲羣衆體育活動開展提供了良好契機,自2009年開始將每年8月8日確定爲“全民健身日”。近年來,我市成功打造了全民健身品牌賽事,先後舉辦了國際自行車環鄱賽、全民健身節等系列賽事。

在全民健身的熱潮下,我市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加大。截至目前,我市有全民健身中心11個,覆蓋率達77%,鄉鎮農民體育健身工程110個,覆蓋率達60.8%,行政村農民體育工程1759個,覆蓋率達67.7%。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2020年形成15分鐘健身圈

作爲下一步體育工作重點,周亞平介紹,我市將繼續推進體育設施建設,爲全民健身提供更多場地和資源,爭取在2020年形成15分鐘健身圈,即市民可步行15分鐘內可在家附近找到健身場所。爲此首先要加大投入,今年底明年初,我市將投入150餘萬元建設體育基礎設施。

同時,要充分發揮現有公共體育設施的社會服務功能,在保證國有體育場館產權不變、體育功能不變、公益性不變的前提下,整合資源、監管分離,通過承包、承租經營的方式,提高資源利用率,讓更多市民能夠走進體育場館健身。此外要加大補貼,鼓勵更多的體育場館向公衆免費或優惠開放。

53%老人經常參加體育健身

老年體育是我市體育事業的一大亮點。改革開放以來,我市老年體育如雨後春筍,從無到有持續健康發展,直至在全省有地位、在全國有影響,基本實現了老年體協組織網絡全覆蓋。

目前,全市15個縣(市、區、山)、255個鄉鎮街道、1863個行政村、298個城市社區普遍成立了老年體協。全市有各級老年健身活動中心676個,老年人門球場409片,老年人室內活動室4515間,老年健身房169間,適合老年人健身的活動廣場1361片。

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已有門球、柔力球、太極拳(劍)等14個常規項目的老年活動隊7898支,在對人員15萬餘人。全市經常參加體育健身的老年人已經佔到老年人口總數的53%。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