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油滲面層

本工藝標準適用於工業與民用建築的防油滲面層施工,面層應採用防油滲混凝土或防油滲塗料塗刷。

一、材料要求

1水泥:應採用普通硅酸鹽水泥,其強度等級應不小於32.5。

2砂:應爲中砂,其細度模數應爲2.3-2.6,應潔淨無雜物。

3碎石:應採用花崗石或石英石,嚴禁使用鬆散多孔和吸水率大的石子,其粒徑爲5-15mm,最大粒徑不應大於20mm,含泥量不應大於1%。

4外加劑:宜選用減水劑、加氣劑、塑化劑、密實劑或防油滲劑,質量符合其產品質量標準,其摻入量應由試驗確定。防油滲塗料應具有耐油、耐磨、耐火和粘結性能。

5防油滲塗料:按設計要求選用具有耐油、耐磨、耐火和粘結性能,抗拉粘結強度不應小於0.3N/mm2。

6玻璃纖維布:採用無鹼網格布。

7防油滲面層應採用防油滲混凝土或防油滲塗料塗刷。

二、主要機具

混凝土攪拌機、平板振搗器、手推車或翻斗車、水桶、半截桶、鐵滾子、2m刮尺或大槓、木抹子、鐵抹子、橡皮刮板或油漆刮刀、平板鍬等。

三、作業條件

1基層施工完畢,並通過了驗收。基層表面必須平整、潔掙、乾燥,不得有起砂現象。

2已按廠房柱網進行施工區段劃分,面積不宜大於50m2。分格縫應設置縱向、橫向伸縮縫,縱向分格縫間距爲3-6m.橫向分格縫間距爲6-9m,且應與建築物軸線對齊。

3己經根據設計要求向試驗室申請了防油滲混凝土的配合比。

4面層內不得敷設管線。凡露出面層的電線管、接線盒、預埋套管和地腳螺栓等的處理,以及與牆、柱、變形縫、孔洞等連接處泛水均應符合設計要求。

四、操作工藝

(一)防油滲混凝土面層工藝。

1防油滲混凝土面層工藝流程:

技術交底——防油滲面層

2找標高、彈水平線:根據牆柱上已有的+500mm水平標高線,按設計要求測出地面面層的水平線,彈在四周牆柱上。

3基層處理:鋪設面層前,要對基層表面進行處理。將灰塵等清理乾淨,剔除各種凸起物。鋪設面層時,在基層表面應滿塗防油滲水泥漿結合層。

防油滲水泥漿按下列配製:

(1)氯乙烯一偏氯乙烯混合乳液的配製:用10%濃度的磷酸三鈉水溶液中和氯乙烯一偏氯乙烯共聚乳液,使PH值爲7--8,加入配合比要求的濃度爲40%的OP溶液,攪拌均勻,然後加入少量消泡劑(以消除表面泡沫爲度);

(2)防油滲水泥漿配製:將氯乙烯一偏氯乙烯混合乳液和水,按1:1配合比攪拌均勻後,邊攪拌邊加入水泥,按要求加入量加入後,充分拌合使用。

4塗刷冷底子油:在鋪設面層時,要塗刷一道防油滲膠泥底子油。

防油滲膠泥底子油的配製,應將已熬製好的防油滲膠泥自然冷卻至85℃--90℃,邊攪拌邊緩慢加入按配合比所需要的二甲苯和環已酮的混合溶液(切勿近水),攪拌至膠泥全部溶解即成底子油。如暫時存放,需置於有蓋的容器中,以防止溶劑揮發。

5設置防油滲隔離層:根據設計要求確定是否需要設置防油滲隔離層。

防油滲隔離層設置於面層下層整澆水泥層上層,宜採用一布二膠防油滲膠泥玻璃纖維布,其厚度爲4mm;玻璃纖維布採用無鹼網格布。採用的防油滲膠泥(或彈性多功能聚胺酯類塗膜材料),其厚度爲1.5--2mm,防油滲膠泥的配製按產品使用說明。

隔離層施工時,基層表面要塗刷一道防油滲膠泥底子油,然後在已處理的基層上將加溫的防油滲膠泥均勻塗抹一遍。隨後將玻璃布粘貼覆蓋,其搭接寬度不得小於l00mm;與牆、柱連接處的塗刷應向上翻邊,其高度不得小於30mm。一布二膠防油滲隔離層完成後,經檢查符合要求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6抹灰餅衝筋:根據面層水平線,橫豎拉線,用拌好的防油滲混凝土抹灰餅,間距1.5m,灰餅上標高即爲面層標高。如果面層面積較大,要進行衝筋,用刮尺刮平。

7澆築防油滲混凝土面層:底子油塗刷後,可以進行面層的鋪設工作。

(1)防油滲混凝土配合比應按設計要求的強度等級和抗滲性能通過試驗確定。防油滲混凝土拌合料應正確,外加劑按要求稀釋後以規定配比摻加。拌合要均勻,攪拌時間宜爲2min,澆築時坍落度不宜大於10mm。

(2)按已劃分好的區段及灰餅高度澆築防油滲混凝土。澆築後先用大槓刮平,再用平板振搗器進行振搗,要求振搗密實,不得漏振。

(3)面層分格縫的深度爲面層的總厚度,上下貫通,其寬度爲15--20mm。縫內應灌注防油滲膠泥材料,宜可採用彈性多功能聚胺酯類塗膜材料嵌縫,縫的上部留20--25mm深度採用膨脹水泥砂漿封縫。防油滲膠泥配製按產品使用說明。

技術交底——防油滲面層

(4)按混凝土施工工藝進行防油滲混凝土面層澆築施工,厚度爲60-70mm,振搗要密實,不得漏振。

(5)當防油滲混凝土面層的抗壓強度達到5N/mm2時,應將分格縫內清理乾淨並乾燥,塗刷一遍同類底子油後,應趁熱灌注防油滲膠泥。

8面層壓光:抹平工作應在面層的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壓光工作亦應在結混凝土終凝前完成。首先用木抹子用力搓平,再用鐵抹子抹壓2-3遍至面層表面密實、光滑平整,無鐵抹印痕。壓光時嚴禁灑水。

9養護:混凝土澆築完後,應根據環境的溫度、溼度情況對面層進行養護。面層鋪好抹壓完24h後應灑水進行養護。或用草袋覆蓋澆水養護,不得用水直接衝灑。養護期爲5-7d。

(二)防油滲塗料面層操作工藝。

1防油滲塗料面層操作工藝流程:

基層處理 → 打底 → 主塗層 → 罩面、打蠟養護

2基層處理:基層表面應平整、堅實、潔淨,無酥鬆、粉化、脫皮現象,並不空鼓、不起砂、不開裂、無油脂;含水率不應大於9%。表面無缺陷,用2m靠尺檢查允許空隙不得大於2mm。如有,應提前2-3d進行修補。

3打底:宜用稀釋膠粘劑或防油滲膠泥底子油進行打底,並按基層、底塗料和麪塗料的性能配套應用。刮1-3遍膩子,最後一遍乾燥後,用砂紙打磨平整光滑,清除粉塵。

4主塗層施工:按設計要求的塗料品種及顏色進行主塗層施工。施工時滿塗刷1-3遍,順序由前逐漸向後退,厚度控制在0.8-1.0mm 。塗刷方向、距離長短應一致,勤蘸短刷。在前一遍塗料表面幹後方可刷下一遍。每遍的間隔時間一般爲2-4h。塗層厚度爲5-7mm。塗層打磨後可以進行修飾。

5罩面、打蠟養護:待塗料層乾燥後,用相配套的罩面材料進行罩面施工,應滿刷1-2遍。可以在罩面乾燥後打蠟上光進行養護。

五、質量標準

(一)主控項目:

1防油滲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應採用普通硅酸鹽水泥,其強度等級應不小於32.5;碎石應採用花崗石或石英石,嚴禁使用鬆散多孔和吸水率大的石子,粒徑爲5一15mm,其最大粒徑不應大於20mm,含泥量不應大於1%;砂應爲中砂,潔淨無雜物,其細度模數應爲2.3-2.6;摻入的外加劑和防油滲劑應符合產品質量標準。防油滲塗料應具有耐油、耐磨、耐火和粘結性能。

2防油滲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和抗滲性能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且強度等級不應小於C30;防油滲塗料抗拉粘結強度不應小於0.3MPa。

3防油滲混凝土面層與下一層應結合牢固、無空鼓。

4防油滲塗料面層與基層應粘結牢固,嚴禁有起皮、開裂、漏塗等缺陷。

(二)一般項目:

1防油滲面層表面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有倒泛水和積水現象。

2防油滲混凝土面層表面不應有裂紋、脫皮、麻面和起砂現象。

3踢腳線與牆面應緊密結合、高度一致,出牆厚度均勻。

4防油滲面層的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技術交底——防油滲面層

六、成品保護

1防油滲面層施工完成後,要對成品區進行封閉保護,嚴禁過早進人進行其他工序作業。

2面層施工時,要對突出地面的管根、地漏、排水口等與地面交接處進行加強處理,不得損壞。

3防油滲混凝土或塗料面層施工時,要對門框等進行防護,並防止對牆壁等的污染。

七、應注意的問題

1由於摻外加劑作用,初凝前有緩凝現象,初凝後有早強現象,施工過程中應引起注意。

2面層要防止有空鼓、起泡現象。主要是由於基層清理不乾淨,底膠不勻,基層含水率過高等。在施工前要注意基層的清理。

3分格縫不清晰。主要是分格條鑲嵌不牢固,或被壓彎、壓碎等。在施工時要在分格條兩側同時施壓,同時壓實。

4攪拌機用水要經過沉澱後方可排放。

5防油滲膠泥及塗料在配製及使用過程中要注意保護環境,不能亂排亂倒。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