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認爲,所有的金融交易和服務都必須持牌經營。現金貸要儘快監管,核心是平臺風控能力資質和借款人適當性審查,儘快推動現金貸信息共享,防範多頭借貸導致信用風險爆發。

所有金融業務需持牌經營

記者:金融科技應如何監管?

黃益平:過去我們對數字金融沒有什麼監管,這當然也給行業發展提供了空間,但也導致了許多新的問題,比如野蠻生長,缺乏行業規範,風險事件頻發。在監管部門高度重視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的前提下,對數字金融的監管也需要進一步加強、完善,當然這也勢必要求採取進一步的改革措施。

記者:如何改革?

黃益平:第一步就是實行牌照管理,因爲金融的最大困難是信息不對稱,在數字金融領域,平臺使得風險傳導更加廣泛、更加快速,同時這個行業的參與者通常對風險的識別和承受能力也相對較低。第二步是採用監管技術,金融機構向監管部門定期送報表的做法可能不再適合數字金融行業,監管部門也需要與時俱進,通過數字技術實時監控金融風險。第三步學習一些新的監管做法比如“監管沙盒”和“創新中心”等,儘可能在支持創新和維持穩定之間求得一個平衡。

黃益平:現金貸應儘快入監管 持牌經營

記者:近期,趣店的上市讓市場關注到現金貸,天價滯納金備受爭議。爲什麼會出現這個問題?

黃益平:現金貸在中國的快速發展,主要就是過去兩年。爭議比較大的是兩個方面,一是年化利率很高,這樣就有擔心現金貸會不會變成一種獵奪性的借貸?二是一些平臺不做風控,借錢給一些沒有穩定現金流的個人,多頭借貸的現象也不少,因此也有人擔心現金貸行業會不會發生類似於過去韓國和臺灣發生的信用卡危機?

記者:該如何防範把錢貸給不合適的人?

黃益平:這裏面有三個問題,第一是金融機構提供金融服務都要遵從“投資者適當性”原則,在貸款這個領域應該實行“償付能力”原則,如果把錢借給沒有穩定收入與現金流的人羣,起碼應該算是不負責任的借貸行爲,這是爲什麼任何從事現金貸的平臺都應該具有線上或線下做貸款風控的資質。第二是防範多頭借貸,一個平臺在對個人做信用評估的時候,考慮的是他的償還能力,但如果借款人到多家平臺借款,相當於將貸款額度放大了,這也是將錢貸給不合適的人的一種表現。因此,現在迫切需要建立一個信息共享機制,遏制多頭借貸的風險。第三是建立催收規範,我們經常聽到一些野蠻催收的做法,超越了底線,但催收不力,容易導致壞賬上升,甚至加劇逆向選擇,鼓勵更多不打算償還的借款人來借款。這說明建立催收的行業規範很重要。

現金貸監管力量需加強

記者:平臺上的投資者呢?

黃益平:數字金融平臺的好處是人人都可以做投資,這也是普惠金融的一種體現。問題是並不是所有人都瞭解網絡投資的風險。因此,對於這些平臺的投資人,一是要建立投資人適當性的原則,二是平臺必須提高投資的信息透明度,三是對於這樣一些資金來自大衆的網絡貸款平臺,監管的標準應該提高。

記者:互金領域充滿創新基因,也對創新監管提出考驗。金融監管如何在保證創新的同時有效規範風險?

黃益平:我認爲任何金融活動都應該接受一樣的監管標準,這對傳統金融與數字金融是一樣的,防控風險是金融監管的底線。但對於數字金融也需要採取一些新的創新手段支持金融創新,國際上也有一些實踐,比如“監管沙盒”,就是監管部門給金融機構發一張有條件的牌照,允許做金融創新,但控制在一定的監管框架之內。做得好,就發一張完整的牌照,推廣到整個行業,做得不好,就把牌照收回來。

記者:近期趣店上市引發了對現金貸的討論,據瞭解監管層計劃對其進行監管。

黃益平:現金貸需要納入監管,這是肯定的。但是,監管方面還面臨一個很尷尬的事實:到底誰來管?有沒有足夠的監管資源來管?在當前金融市場開放、多樣化高速發展的階段,監管部門的資源確實需要大大增加,起碼要保證監管能夠跟得上市場的發展。

記者:在正式納入監管之前,短期內現金貸如何管理?

黃益平:其實現金貸可以是多種形式的,有的其實是P2P網絡借貸平臺,有的是網絡小貸公司,也有的是助貸機構,幫助金融機構如銀行或者信託公司發放貸款。不同的模式可以採取不同的監管方式,但規範和目的應該是一致的。目前看來,央行、銀監會和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都可以發揮積極的作用。

記者:目前現金貸尚未納入監管,你認爲這種野蠻生長的態勢還能持續多久?

黃益平:這個不好判斷,但估計不會拖延太久。一些地方監管部門已經開始採取措施整治甚至關閉現金貸機構,說明風險已經出現。相信全國性的措施也會很快出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